先秦諸子與中醫藥文化的源起第 2 頁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第12章)老子看到五色、五音、五味、畋獵、寶貨等,會給人們身體帶來目盲、耳聾、口傷、心狂、行妨等危害,指出圣人清靜寡欲,拋棄那種多欲而有害身心的生活。
在《莊子·庚桑楚》中關于“衛生之經”(即保養生命的法則)的論述,集中地反映了“老莊”的養生思想。“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兇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諸人而求諸已乎?能傟(xiáo)然乎?能侗(dònɡ)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shà),和之至也;終日握而手不掜(yì),共其德也;終日視而不目瞚(shùn),偏不在外也……是衛生之經己。”什么是“衛生之經”呢?“老莊”認為:能夠持守真道,精一不二;不失卻真性;不求助于卜筮而知吉區;對外物的追求能適可而止;能滿足于自己的本分,舍棄仿效他人的心思而尋求自身的完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順從外物,心無執著;像初生的嬰兒那樣純真質樸,嬰兒整天啼哭咽喉卻不會嘶啞,這是因為聲音諧和自然而達到了頂點;嬰兒整天握著小手而手不卷曲,這是因為嬰兒的常態符合陰陽淳和的本性;嬰兒整天瞪著小眼睛,這是因為心不在外物。這就是“衛生之經”。可以看出,“老莊”主張棄除那種多欲而有害身心的生活,返璞歸真,恬淡清靜,順乎自然。去物欲以養形,致虛靜以養神,形神不虧,便可長生。
莊子在強調養神的同時,還提出吐納導引之法的養形健身作用。在《刻意》篇中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認識到人通過吸納新鮮空氣,吐出廢濁之氣,實行導引之術,模仿熊直立肢體鳥伸展翅膀的動作來鍛煉身體,可以加強新陳代謝而延年益壽。這些都是非常可取的,對中醫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