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與養生之道第 9 頁
人法自然,人順四時,其實就是要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來養生。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話:“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做病。”它含有深刻的中醫哲理。夏天人的氣血都到外面來了,天熱出汗,把你秋冬代謝的多余物都隨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你一呼一吸時,身上皮膚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所以說肺主皮毛。可我們每到夏天,唯恐空調開得不大,屋里是空調,汽車里是空調,以為呆在空調里是最好的。其實夏天的時候毛孔是打開的,這種打開是為了適應自然環境,它調整體能,把體內代謝的產物由汗排出體外去。而你非不讓它排出去,那它不留在身體里面做病嗎?冬天,天地都是閉藏的,你的氣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應該是閉合的,如果把那空調溫度老開到30多攝氏度,冬天本來不應該出那么多的汗,你老讓它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這是《傷寒論》的原話。該閉藏的時候沒有很好地閉藏,該打開的時候不讓它打開,你不得代謝病誰得?
以前住平房的時候,我不敢安空調,我說最好的是扇子,它可以小大由之。但要是住到高樓上那可不行,因為它沒有地氣了,那就得用空調。用空調不要怕費電,一定要把窗子打開一點,讓它有自然的風。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順四時,就是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調整自己的生活。中醫說,春氣和肝氣相通。肝是干嘛的呢?肝體陰而用陽,它是你調動氣血的重要臟器。到春天來到的時候,氣血從內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我勸大家春天的時候最好吃點烏雞白鳳丸。為什么?一方面養肝陰,一方面行肝氣,助于它的生發。
到夏天,天氣特別熱的時候要吃一點人參生麥飲。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生麥飲是由人參、麥冬、五味子制成,這是著名醫家孫思邈的方子,他用這個方子治暑熱。在暑熱季節用生麥飲,為什么?因為你的陽氣都跑到外面去了,內里的陽氣不足,所以用人參補氣;汗出得太多了,他用五味子收斂,斂心氣;天氣太熱,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傷陰,所以用麥冬養陰。夏天來到的時候,老人可以吃一點生麥飲。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