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與養生之道
( 樊正倫,我國著名中醫學家。有近40年的中醫臨床經驗,幾十年來遍訪我國當代名醫,頗得真傳,并博覽中醫典籍,廣泛萃取近代名醫之道術。日前,樊醫生應邀在文新報業集團大樓作了精彩的醫學演講,他提出了中醫養生的四個要義——順四時、節飲食,調情志、慎醫藥,是對中醫文化及其養生之道的深刻總結,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行。本版擇其精要陸續刊登,以饗讀者。)
中醫為什么能治病?
中醫學是一門祖國傳統醫學。
古羅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過燦爛的文化,但是五千年來,到現在為止,唯一沒有斷層的文化是中華文化。一個民族的衰落不外乎兩大原因:一是戰爭,二是瘟疫。中國的戰爭沒有少打,從黃帝戰蚩尤開始打過無數次,瘟疫也經歷過無數次,是誰保護了中華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的文化進入中國以前,這個保護人民健康的任務是由中醫學來完成的。古人說,“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象地說明了我們祖先在和疾病斗爭的過程中付出了多少代價。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比擬的。
陰陽平衡少得病
由于1840年以后西方醫學的逐步進入,使得中醫學的很多理念都淡薄了。比如我們現在得了病,大家都到醫院去。到醫院去,不管是急性病或者是危重病,首先想到的是去醫院請西醫搶救或者是治療,認為這種治療可以迅速見效。到了西醫醫院,如果你是外感病,那么它的一切檢查都僅僅圍繞著要找到致病因子是細菌?病毒?用現在最時髦的話就是,得找到薩達姆在哪?拉登在哪?然后呢,用一種藥物或手段把它控制了,疾病就好了。這樣做是西方醫學在它的發展進程中采取的主要手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