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文化與壯醫藥的關系第 2 頁
寧明花山崖壁畫的人物形象 , 除了舞蹈動作以外 , 還有些可能是診療圖 , 既有施術者和持器 ( 具 ) 者 , 又有受術者 , 結合崖壁畫的祭祀場面 , 聯系壯族先民的巫文化特點 , 應當說崖壁畫有巫醫治病的內容。
壯族宗教觀念認為 , 靈魂能支配人的精神 , 并對生物體的生命起著庇佑作用 , 是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如果一個人或牛馬等牲畜之類喪失了靈魂 , 其軀體便喪失活動和生長能力 , 呼吸也就隨之停止而死亡 , 所以魂能保命和保身體健康。" 丟了魂 " 就會生病 , 而舉行招魂儀式就能治病 , 如果幼兒在室外突然摔倒而驚哭 , 招魂儀式就比較簡單 , 在德保、靖西一帶 , 成人聞聲迅速將小孩抱起并就地圈搖 3 周 , 連喊 "mahoenz"( 即回魂或還魂之意 )3 聲 , 才帶小孩回屋里 ; 在上林縣一帶 , 則在小孩的跌倒處 , 拾 3 塊小石頭放入鍋里煮 , 然后用其水給小孩洗澡 , 據說這樣做使丟失的靈魂可以通過石頭溶于水而還其身 ; 另外有的地方是在小孩的跌倒處潑水后 , 再用腳使勁地連續踏地數次 , 于搖頭巾喊小孩的名字 :" ××回來了 !" 這些做法是為已經失魂但尚未生病而采取的預防性的簡便儀式。如果生病 , 就被認為是 " 丟了魂 ", 招魂儀式便需在夜間舉行。當夜深人靜 , 家人 ( 一般是母親 ) 手提竹籃 , 內裝雞蛋、一大塊熟豬肉、小棕子 ( 單數 ) 、米酒、神香、紙錢等供品和病人的 1 件外衣 ,悄悄地到村頭路口去招魂。做法是先燃香、擺供品、斟酒 3 遍 , 再燒紙錢 , 接著將病人的衣服在火煙上搖晃片刻收回籃子即返回。家人將火灰和水酒置門檻等候 , 待招魂的人進門 , 雙方齊聲呼叫病人的名字道 :" ××回來了 !" 隨即把門關上 , 然后把帶回的招魂衣服給病人穿上。如果此法不靈 , 病情加重 , 又只得破費聘請道公或巫婆舉行招魂儀式。其法也是在夜間舉行 , 同樣把病人的衣服放在竹籃里 , 家里一人帶著供品跟隨道公或巫婆到村頭路口行祭 , 由道公或巫婆放 " 法 " 念咒、喃吆 , 念畢 , 在祭點定樁 , 拿出 1 捆事先準備好的棉線拴上一頭 , 然后往病人家走 , 一路扯棉線 , 一路喊病人的名字 :" ××回來了 !" 直到棉線扯到病人家 , 才停止叫喊。據說這樣可以使靈魂順著棉線回來還身而康復。此外還有為家畜家禽招魂的做法 , 其中為耕牛招魂較為普遍 , 并形成節日風俗。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