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醫藥的歷史第 2 頁
南詔后期,云南、貴州西部以及涼山邊緣地區進入了封建領主社會時期,這一時期的醫藥方面,不僅歷代本草收錄彝族的醫藥經驗,而且還出現了彝族的醫方性質的專著,彝族的醫藥在藥物、方劑、生理認識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寫于大理國時期的《元陽彝醫書》是云南紅河州元陽縣民間醫生馬理文偶然發現的,其收載病癥68個,動植物藥200余種,還有一些簡易的外科手術方法,該書完全沒有巫術咒語,看不到巫術的影響和痕跡,在每個病癥下都列有治法和方藥,有的還附有服藥后的效果或是服藥中毒后如何救治的藥方。到了15世紀中葉,民間醫生蘭茂在他著的《滇南本草》中,收載了不少彝族藥物,記錄了藥名、考證了植物,弄清了產地,同時,還盡量得納入了用藥的經驗。16世紀中葉,彝族的醫方專著《雙柏彝醫書》詳細說明了多種疾病的治療藥物和使用方法,是一本典型的彝族藥方書籍,較客觀和準確得反映了彝族民間的傳統醫藥知識。
南詔末期,云南,貴州的彝族逐漸過渡到了封建社會時期,而涼山地區的彝族由于受到地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奴隸制一直延續到解放前。漫長落后的奴隸社會,加上巫術盛行,涼山彝族地區的彝藥發展非常緩慢,許多醫藥知識在這一時期遭到嚴重破壞,盡管如此,涼山彝族人民為了生存仍然需要用醫藥知識同疾病做斗爭,另外,雖然巫術盛行,但彝族的巫術仍然帶有原始樸素唯物主義的色彩,巫術治病的迷信活動中也夾雜著一些醫藥的知識。發掘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的《此木都且》(譯名:造藥治病書)共約六千個彝文字,譯成漢文約一萬字,共收載疾病名稱142個,藥物201種,其中植物藥127種,礦物藥和其他藥物14種,收載病名多為涼山彝族當時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收載藥物大多產于當地,該書也是記錄涼山彝族醫藥的寶貴遺產。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