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陰陽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所謂“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類經•陰陽類》)。
陰陽最初的涵義是非常樸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則為陽,背向日光則為陰。如《說文》說:“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陽,高明也。”這時的陰陽的涵義是原始的、樸素的,僅指日光的向背,并不具備哲學上的涵義。以后隨著觀察面的擴展,陰陽的樸素涵義逐漸得到引申。如向日光處溫暖、明亮;背日光處寒冷、晦暗。于是古人就以光明、黑暗、溫暖、寒冷分陰陽。如此不斷引申的結果,就幾乎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和現象都劃分為陰與陽兩個方面。這時的陰陽不再特指日光的向背,而變為一個概括自然界具有對立屬性的事物和現象雙方的抽象概念。
陰陽的概念大約形成于西周。西周時期的詩歌中已有“陰陽”一詞的多處記載,如《詩經•大雅》中就有“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的記敘。《周易》中的易卦由陰爻(--)和陽爻(─)組成。“--”表示陰;“─”表示陽。陰爻和陽爻分別以符號的形式標示了陰陽的概念。說明西周時期陰陽的基本概念已經形成。至西周末年,古代先賢開始應用陰陽來分析、闡釋一些難以理解或不能直接觀察的復雜事物變化的機理。如《國語•周語》記載伯陽父用陰陽來解釋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陜西發生的大地震,曰:“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他把地震的發生理解為大地內部陰陽兩種對立的物質勢力運動的不協調。
春秋戰國時期,哲學理論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作為哲學理論的陰陽學說也逐漸形成。此時的哲學家們不但認識到事物內部存在著陰陽兩種對立的勢力,而且認識到這兩種勢力是運動變化的、相互作用的。陰陽的相互作用推動著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產生和變化。如《管子•乘馬》說:“春秋冬夏,陰陽之推移也;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陰陽之化也。”《國語•越語》說:“陽至而陰,陰至而陽,日困而還,月盈而匡。”說明四時與晝夜的更替,日有升落,月有圓缺,皆是陰陽雙方運動變化、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哲學家們還認為宇宙萬物都蘊含著陰陽兩個相反的方面,陰陽相互作用所產生的沖和之氣是推動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源。《周易》則把陰陽學說從哲學高度進行概括,指出:“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周易•說卦》),“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系辭上》),把陰陽的存在及其運動變化視為宇宙的基本規律。可見先秦時期的哲學家們,不但認識到存在于事物內部的陰陽兩方面的運動是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而且認識到陰陽的相互作用、對立統一、消長轉化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基本規律,因而標志著陰陽學說作為古人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論的形成。
春秋戰國時期,醫學家開始將陰陽概念應用于醫學理論之中。《左傳•昭公元年》(公元前417年)記載秦名醫醫和在為晉侯診病時說:“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葘(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成書于戰國至秦漢之際的《黃帝內經》運用陰陽學說來闡釋醫學中的諸多問題以及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使陰陽學說與醫學密切結合起來,成為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法之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