㈤ 梅花針療法叩刺部位的確定
1、通過經絡檢查法確定首選部位。
根據患者病情、病癥,耐心細致地用拇指的指腹在患者體表反復循按,觸摸、推壓,詢問患者,觀察患者表情,找出病區及鄰近部位和脊柱及其兩側的陽性反應處,如條索狀物、結節狀物、泡狀軟性物或酸、痛、麻木等感覺異常處。找出陽性反應處時應立即打上標記和記錄,因為這些陽性反應處是非常重要的叩刺治療部位,即梅花針治療的首選部位。
陽性反應物的多少與病情的輕重多成正比,多則病重,少則病輕。叩刺后隨著陽性反映處的減少、減小和徹底消失,疾病就隨之逐步減輕直至痊愈。如慢性氣管炎,在第一胸椎至第八胸椎兩側及腰部有條索狀物及壓痛,頜下有結節,如慢性胃炎在第五胸椎至第十二胸椎兩側有結節,條索狀物及泡狀軟性物,如慢性盆腔炎在小腹、腰、骶、腹股溝有結節及條索狀物,堅持長期叩刺這些疾病的陽性反映處后,均能使其逐漸消失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2、遠近配伍選配治療部位。
叩刺局部后,再叩刺背部脊柱及其兩側和相關經絡循行部位。如頭痛,除了叩刺頭痛部位和頸椎及其兩側外,還可以叩刺相關經絡的循行部位,如前頭痛、側頭痛、后頭痛和頭項痛要分別叩刺手是陽明經、少陽經、太陽經及厥陰經肘膝以下的經絡循行部位。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除了叩刺和十二指腸的體表投影部位以外,還可叩刺腰背部第七胸椎至第一腰椎之間及其兩側,最后再叩刺足陽明胃經膝關節以下的循行部位。
3、常見病癥及穴位
(1) 頭痛:可在頭部,后項部沿督脈,膀胱經,膽經循行叩經叩刺,重點叩百會,風池,太陽,上星等。
(2)失眠,多夢:選夾脊穴,膀胱經穴,重點叩刺心俞,肝俞,脾俞,腎俞,頭部叩刺安眠穴,神庭。四肢選神門,三陰交。
(3) 痛經:選腰骶部兩側,任脈,腎經,脾經循行部位,重點叩刺氣海,關元,肝俞,腎俞,三陰交等。
(4) 肌膚麻木,牛皮癬:局部叩刺加懸灸。
(5) 班禿:局部叩刺加背俞穴。
(6) 缺乳:取背部第3-5胸椎旁開2寸,胸前兩側乳房周圍及乳暈部,兩乳房作放射狀叩打,乳暈部作環形叩打。用輕刺激法,每日1次,配合針刺少澤穴。 5/6 首頁 上一頁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