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奉親書》與老年養生第 3 頁
陳直認為,春主發生,肝氣較旺,對于肝氣盛者,可調噓氣以利之。飲食上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而易傷脾胃的生冷、肥膩、黏滯之物不宜過多食用。春季是宿疾宜為復發之際,加之冬季多有內熱蓄積,老年人常會感到體熱頭昏、四肢勞倦等癥狀,治療上不應用下法,而是要用“涼膈化痰之藥消解。或只選食治方中性稍涼、利飲食,調停與進,自然通暢!崩夏耆藲馊豕鞘,春季不宜驟減棉衣,可多穿夾衣,日后逐層減衣,以避免感受風冷。春季還可用游賞等方式調暢情志。
夏季屬火,主長養,心氣較旺,對于心氣盛者,可調呵氣以疏之。飲食上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溫軟之物為佳且不可過飽。渴宜飲粟米溫飲、豆蔻熟水,不宜生冷肥膩,瓜果之類,“量虛實少為進之”。因為夏季“陰氣內伏,暑毒外蒸,縱意當風,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夏月納涼還要選擇位置并注意防風,“若檐下過道,穿隙破窗,皆不可納涼。此為賊風,中人暴毒”。陳直還指出,對于氣虛的老人,夏至后宜服用蓯蓉丸、八味丸之類平補腎氣又不燥熱的藥物以助元氣。
秋季屬金,主肅殺,肺氣較旺,對于肺氣盛者,可調咽氣以泄之。飲食上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秋季谷物都已經成熟,但老人不宜食用新谷,因為宿疾在秋末多發,加之新谷的升發之性容易誘發宿疾,故應謹慎。這時可以“擇其中和應病之藥,預與服食,止其欲發”。秋季落葉繽紛,風雨凄厲,老人多會觸景生情,產生傷感及思念之情,自己要會移情易性,多加調整。子女在秋季也應該多加關心老人,“晨昏體悉,舉止看詳”,如若老人情緒不好,就應該多加開導,讓老人忘記悲思。
冬季屬水,主斂藏,腎氣較旺,對于腎氣盛者,可調吹氣以平之。飲食上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冬季外陰內陽、外寒內熱,針對內熱,則宜少食煎炙之物,以免虛陽上攻;針對外寒,則可“大寒之日,山藥酒、肉酒,時進一杯,以扶衰弱,以御寒氣,不可輕出,觸冒寒風”。老年人氣血虛衰,骨肉松薄,尤要避免感受寒邪。起居應“早眠晚起,以避霜威。晨朝宜飲少醇酒,然后進粥。臨臥,宜服微涼膈化痰之藥一服”。此外,冬季還不宜過于沐浴,因為“陽氣內蘊之時,若加湯火所逼,須出大汗”。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