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營養素需要量第 6 頁
(七)無機鹽與微量元素
1.鈣:老年人常因胃酸分泌減少、胃腸機能減退,使鈣的吸收減少,加上體內代謝過程中對鈣的儲存及利用能力下降,常發生鈣負平衡狀況。隨著年齡增長,骨組織的重量逐漸減少,大約每10年男性骨質可減少4%,女性可減少8~10%,常發生骨質疏松癥,特別是高齡老人及分娩次數多的老年婦女中更常見,嚴重者易發生骨折。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及惡化,老年人每日膳食應注意攝入一些含鈣豐富的食品,如牛奶、大豆及豆制品、芝麻醬、木耳、海帶等,并且經常曬太陽使皮膚中7-脫氫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3,以促進鈣的吸收利用,必要時還可口服鈣制劑、骨粉和維生素D制劑。我國規定老年人每日膳食鈣供給量為600毫克。
2.鐵:老年人對鐵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缺鐵是世界性的老年營養問題。而食物鐵的吸收率較低且受許多因素影響。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率一般低于10%,膳食中植酸鹽、草酸鹽的存在以及胃酸缺乏時均可影響鐵吸收。動物性食物中的鐵一般多為血紅素鐵,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食物且影響因素較少,一般吸收率可達20%左右。含鐵較豐富的食物有大豆及其制品、黑豆、豌豆、芥菜、香菜、桂圓、豬肝、腎、烏魚、蝦子、淡菜、芝麻醬等。此外,炒菜時宜選用鐵鍋,世界衛生組織出于預防缺鐵性貧血的考慮,向世界建議推廣應用中國鐵鍋。
3.鋅:老年人缺鋅時可致味覺失靈,嚴重時可使心肌梗塞、慢性腎炎、關節炎等疾病的發病率增高,故老年人應注意膳食鋅的補充。含鋅量相對比較豐富的食物有瘦肉、魚類、豆類及小麥,尤其是麩皮中含量較高,所以膳食不宜過于精細。必要時亦可口服10%硫酸鋅溶液。
4.氟: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飲食中氟的攝入不足,易致齲齒,對老年人則易導致發生骨質疏松癥。氟在糧食及蔬菜中含量不高,許多地區飲水中含量也很低,但茶葉中含氟量較高,故提倡老年人適當飲茶,可減少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的發病。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