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營養素需要量第 4 頁
2.維生素D:維生素D缺乏可引起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妊娠分娩次數較多的老年婦女,因維生素D缺乏引起骨質疏松癥的更為常見。老年人的含維生素D的食物供給量應高于青壯年時期,我國規定每日10微克(400國際單位)。由于皮膚中含有維生素D的前身物,經陽光紫外線照射后可轉變為具有生物活性的維生素D3,故提倡老年人適當增加一些戶外光照時間,這樣,一般不會發生維生素D缺乏。有些需口服維生素D制劑者,須當心因體內排泄較慢,容易發生蓄積中毒的問題,故一般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維生素E:脂質過氧化物的產生,能損傷細胞膜,使衰老過程加速發展。維生素E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能減少體內脂質過氧化物的產生,穩定生物膜結構,對機體具有保護作用。根據組織細胞學研究,人體細胞從發生到死亡,大部分細胞可分裂50次,每次分裂周期大約2.4年,所以人的自然壽命應為120年左右。體外細胞培養試驗證明,維生素E可使細胞分裂次數增至120次以上,且使細胞保持比較年輕的狀態,因此認為維生素E具有抗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隨著年齡增長,細胞內脂褐質(老年色素)增多,其它組織也會發生脂褐質沉著,維生素E能消除脂褐質并改善皮膚彈性。此外,維生素E還具有降低血膽固醇濃度、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發展的作用,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功能。我國規定老年人維生素E每日供給量標準為12毫克,各種植物油是其最良好的來源。口服維生素E制劑,一般認為每日劑量小于300毫克,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安全的。
4.維生素C:維生素C是一種具有廣泛生理作用的營養素。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對傳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既可用于防治感冒,又具有防癌作用;維持毛細血管的完整(如維生素C缺乏可引起壞血病,出現牙齦、皮下出血);促進鐵的吸收,對缺鐵性貧血有輔助治療作用;具有解毒功能,能拮抗組織胺和緩激肽,防止過敏性和結締組織病的發生;參與脂肪代謝調節,促進血膽固醇轉化,使血脂下降。臨床上維生素C廣泛應用于高脂血癥、克山病、風濕病、出血性疾病、肝膽疾病、過敏性疾病、結締組織病、化學性中毒等病癥治療。因此,維生素C對于老年人保持身體健康和防治疾病十分必要,特別是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減退,體內血漿和白細胞內維生素C含量均明顯下降,故給老年人補充充足的維生素C更顯得重要。我國規定老年人每日膳食維生素C供給量為60毫克,故應經常進食足量的新鮮蔬菜及水果,若能每日增服100~200毫克維生素C片劑,可能會對老年人保持健康和防治疾病產生更好的效果。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