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濕季節的飲食調養
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體的臟腑功能有其特殊狀態,在飲食調養方面也有相應原則。此季節暑濕較重,在飲食上應以清淡、易消化、健助脾運的食品為主,以起到清熱、防暑、斂汗、補液等作用,同時應少苦寒,節冷飲,少吃辛辣及油膩不易消化的食品。
適當吃清熱解暑之品 中醫認為:“夏屬火,其性熱,通于心,主長養,暑邪當令!本哂星鍩犰钍罟πУ氖澄镉絮r藕、綠豆、冬瓜、西瓜、竹筍、荸薺、莧菜、莼菜、梨等,既能清解暑熱,又能清瀉身體產生的內熱。也可服用有甘寒清暑或辛涼散發功用的中藥,如菊花、荷葉、竹葉、金銀花、連翹、薄荷等。
長夏重視健脾祛濕 長夏與脾相應,這個時候天氣悶熱多雨,人體較易感受暑濕之邪。脾性喜燥而惡濕,若脾陽為濕邪所遏,脾胃失其健運,就會產生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等病癥,所以飲食中可加用些健脾胃祛暑濕之品,如茯苓、白術、薏米、佩蘭、藿香、扁豆、蓮子、白豆蔻等。
飲食宜清淡 在夏季尤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因此時人體應季變化陽氣宣發,常吃肥甘厚膩,會加重脾胃負擔,致脾陽虛弱而生痰濕。清淡飲食中,主食要以五谷雜糧為主,副食以豆類、蔬菜、水果、菌類為主,肉類要少食、淡食。烹飪宜清蒸、水煮,少放油鹽,盡量保持食物原味!秾O真人衛生歌注釋》言:“三伏天,食物尤要淡味節減,使脾胃易于磨化,則腹疾不生!
不應恣食生冷 《孫真人衛生歌注釋》中指出:“盛暑之時,伏陰在內,腐化稍遲,瓜果園蔬,多將生痰,冰水桂漿,生冷相值,克化尤難。”夏暑炎熱,陽氣宣發在外,陰氣郁于體內,如果食用過多生冷的瓜果蔬菜,會使寒濕盛于體內,不容易被脾胃所運化!稊z生消息論》亦認為:“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少食瓜茄生菜,原腹中方受陰氣,食此凝滯之物,多結癥塊!毕募具m當吃些冷飲,可清熱消暑解渴。但如果恣食生冷,就易損傷脾胃陽氣,違背“春夏養陽”的原則,還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脾胃陽氣已漸衰,過食生冷會進一步損傷機體陽氣。兒童消化機能尚未充盈,夏季又易感暑熱濕邪,如常吃生冷食物易損傷脾胃運化功能,出現食欲不振、腹痛、大便異常等癥狀,久之就會造成胃腸疾病。女性有經、帶、胎、產的特殊生理現象,易氣虛血虧,所以女性更不能恣食生冷,經期、產后更要注意,過食生冷不僅傷害脾胃陽氣,還可造成宮寒等病癥。
注意飲食衛生 夏暑季節,致病微生物極易滋生繁殖,食物易變質、腐敗。而且在夏天人們喝水多,胃酸被稀釋,消化道的防御功能會減弱。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就很容易患腸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因此,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習慣,預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的發生,謹防“病從口入”。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