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習俗話養生
端午節是中國人一個很隆重的節日,此時正值仲夏時節,氣溫驟升,蛇蟲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所以,端午前后也是疾病的高發期,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護健康。
古人給端午節留下很多習俗,除了賽龍舟,吃粽子等必不可少的節目外,還會在家門前掛上艾葉、菖蒲,飲用和涂抹雄黃酒,給孩子們佩戴香囊。這些習俗蘊含著古人高超的養生智慧。過端午節,養生方面需注意以下幾點:
不可貪吃粽子。中醫認為,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都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由于平時很少吃粽子,只有端午節才能吃,有些人吃起粽子來就沒有節制。粽子不可貪吃,因為糯米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對于老人、小孩和消化不良的人群來說,吃粽子時,搭配上一碗白蘿卜湯,可起到通氣、去積食的作用。
不可擅飲雄黃酒。在古人眼中,雄黃酒是對付蛇蝎毒蟲的法寶。神話傳說中,白娘子是因為喝了雄黃酒才顯出原形的。今人看來,雄黃為硫化物類礦物,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它們解毒殺蟲的作用機制,能誘導細胞的凋亡和分化,與其說雄黃“解毒”,倒不如說它“以毒攻毒”。因此,雄黃酒用好了能治病,用不好易中毒,一定不能自制,更不能擅自飲用。
慎選香囊。香囊也叫香包或香袋,古人以彩色絲線在彩綢上繡制出美麗的圖飾,內裝具有濃烈芳香的中草藥粉末,用以提神驅蟲。近年來,每逢端午時節,市場上各式各樣色彩斑斕的香囊就讓人目不暇接,很多人喜歡購買香囊,卻很少關心香囊里裝的是何物。傳統香囊里的中藥,除了艾葉和雄黃,還有菖蒲、白芷、藿香、薄荷等,多具有活血行氣的作用,孕婦和體質虛弱的人不適宜佩戴。市場上魚目混珠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一些不法商販利用劣質香水填充物來代替中藥,人們長期佩戴這類以假充真的香囊對身體健康有害無益。因此,購買香囊一定要去正規藥店,在醫生或者藥師的指導下購買。
學會洗艾澡。艾又名艾蒿、艾草、冰臺、灸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通十二經。艾葉燃燒的煙對常見的化膿性細菌、真菌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艾葉煎汁洗浴,是通過浴水把艾中的有效抗菌成分溶解出來,能預防和改善由細菌或真菌引起的皮膚疾病。取新鮮艾葉適量置于鍋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煮沸,15分鐘后,取出艾葉,將艾葉水兌入到洗澡水中調至適宜溫度,泡洗20分鐘,可以有效預防和改善皮膚瘙癢。
祖先流傳下來的習俗不僅給端午節增添了情趣,更是蘊含著養身防病的訣竅,我們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加以選擇和繼承,才能更好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