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的情志養生法
“多事之秋”的情志養生法
更年期是婦女由生育期向老年期過渡的時期,又是人生“多事之秋”。一般年齡在45—55歲階段,體內會出現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平衡現象,而此時的婦女正處于工作經驗豐富的時期,在各個崗位上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因此,幫助她們順利渡過更年期,是當前婦科醫學的一個關鍵課題。
情志,又稱情緒,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生態反應。即喜、怒、憂、思、悲、恐、驚,簡稱“七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屬于社會的人不可能心如止水,四大皆空。何況步入更年期的婦女,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臨床上會出現月經不調,多汗,潮熱等癥狀,一部分人會產生諸如精神憂郁、恐懼、多怒、善愁、疑慮、孤獨等情志變化,而這種變化反過來又會促使原有癥狀加重,或促使新的疾病發生。雖然更年期婦女會出現各種情志變化,但人是有理智的,只要懂得情志過激對人體有害,通過情志養生,調節自己的情志變化,是可以消除或減少情志不良現象,平安渡過更年期。
自尋其樂,喜貴平和開朗和樂觀是健身的要素,長壽的法寶。婦女進入更年期,要面臨身體、工作、生活方面的變化,此時應善于自我調節,對未來充滿信心。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自行選擇興趣愛好,尋找樂趣,如“學法貼字、澄心靜坐、益友清談、澆花種竹、聽琴弈棋、登城觀山”等等,精神樂觀,為養生之道,但樂不可太過,而喜貴平和。去除憂悲,知足常樂更年期婦女的憂愁、悲哀,多來自于自身的生理功能衰退,環境和地位的改變等。此時生理改變應順自然。對于地位的高低,生活享受等應該知足,知足才能常常快樂。不知足則妄想,妄想不成則悲哀、憂愁、郁郁不樂,久則成疾。更年期婦女必須培養“知足者常樂”的思想,知足而生喜樂,喜則生情,情則養人,煥發精神,則身心健康。
恬澹虛無,少思節慮此即摒棄雜念,寧靜淡泊,心神平安,可防止疾病。更年期是婦女不可逾越的生理階段,不必憂心忡忡,思慮太過,而應保持清靜,愉快地順應其自然的生理變化。切忌發怒,防避驚恐怒為養生之首忌。更年期有些婦女記憶力減退,全身各系統機能協調能力變差,遇事常多疑、善怒,此時應自我節制,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遇到可怒之事,先冷靜下來,權衡利弊。還有一些婦女對于更年期一系列癥狀驚恐萬分,害怕自己患有絕癥,這也是值得防避的一點。 輔以藥物,辨證治情通過以上方法仍不能很好地調節好更年期婦女的情志變化時,根據臨床中醫辨證,可適當輔以藥物治療,益腎寧心,疏肝健脾,調和陰陽,使心神調和,氣機通暢,身心健康。當然,更年期婦女養生保健還有其它方法,如飲食保健、起居保健、運動保健。然而更年期婦女的情志變化最為明顯、直觀。注重情志養生,保持思想穩定,樂觀,方能順利渡過婦女人生必經之路。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