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九節 接觸性皮炎第 3 頁
(二)血虛風燥病情反復發作,皮損肥厚干燥,有鱗屑,或呈苔蘚樣變,瘙癢劇烈,有抓痕及結痂;舌淡紅,苔薄,脈弦細數。
辨證分析:熱毒濕邪久羈,故病情反復發作;日久耗傷陰血,血虛生風,肌膚失養則皮損肥厚,干燥,有鱗屑,或呈苔蘚樣變,瘙癢劇烈,有抓痕及結痂;舌淡紅、苔薄、脈細數為血虛風燥之象。
治法:清熱祛風,養血潤燥。
方藥:消風散合當歸飲子加減。
二、外治法
首先要追查病因,去除刺激物,避免再接觸。外治原則與濕瘡相同,但用藥宜簡單、溫和,忌用刺激性藥物。
(一)皮損以潮紅、丘疹為主者,選用三黃洗劑外搽,或青黛散冷開水調涂,或1%~2%樟腦、5%薄荷腦粉外涂,每天5—6次。
(二)皮損以糜爛、滲液為主者,選用綠茶、馬齒莧、黃柏、羊蹄草、石韋、蒲公英、桑葉等,;煎水濕敷,或以10%黃柏溶液濕敷。
(三)皮損以糜爛、結痂為主者,選用青黛膏、清涼油乳劑或2%雷鎖辛硫黃糊劑等外搽。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