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九節 丹毒第 3 頁
(三)胎火蘊毒發生于新生兒,多見于臀部,局部紅腫灼熱,常呈游走性;或伴壯熱煩躁,甚則神昏譫語、惡心嘔吐:
辨證分析:胎火蘊毒,與氣血搏結,故見局部皮膚紅腫灼熱;火毒入于心包,心神受擾,故可伴壯熱煩躁,甚則神昏譫語;邪熱侵擾脾胃,故惡心嘔吐。
治法:涼血清熱解毒。
方藥: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神昏譫語者,可加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二、外治法
用金黃散或玉器散冷開水或金銀花露調敷;或用新鮮野菊花葉、鮮地丁全草、鮮蒲公英等搗爛外敷。
皮膚壞死者,若有積膿,可在壞死部位切一二個小口,以引流排膿,摻九一丹。
[其他療法]
砭鐮法下肢復發性丹毒,患部消毒后,用七星針或三棱針叩刺患部皮膚,放血泄毒。
亦可配合拔火罐,以減少丹毒的復發。抱頭火丹和赤游丹禁用。
[預防與調攝]
1.患者應臥床休息,多飲開水,床邊隔離。流火患者應抬高患肢。
2.有皮膚粘膜破損者,應及時治療,以免感染毒邪。
3.因腳濕氣致下肢復發性丹毒患者,應徹底治愈腳濕氣,以減少復發。
[結語]
丹毒相當于西醫的急性網狀淋巴管炎。其特點是:患處皮膚突然鮮紅成片,色如涂丹,灼熱腫脹,迅速蔓延,伴有惡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癥狀,每多復發,下肢復發性丹毒可形成象皮腿。應與發、接觸性皮炎相鑒別。風熱毒蘊證,治宜散風清熱解毒.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濕熱毒蘊證,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方用五神湯合萆蘚滲濕湯加減;胎火蘊毒證,治宜涼血清熱解毒,方用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