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八節 發頤第 2 頁
[鑒別診斷]
痄腮多為雙側患病;好發于5—15歲兒童;色白漫腫,酸多痛少;不化膿;常有接觸傳染史。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熱毒蘊結紅腫結于頤頜,張口不利,掀熱疼痛;發熱,口渴,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熱毒之邪結聚于頤頜部,故局部紅腫,掀熱疼痛;足陽明胃經環口繞唇.因經絡為風濕毒熱之邪蘊結,以致開口不利;熱毒與正氣相搏,故發熱;熱邪耗傷津液,故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為熱象。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
(二)熱毒內陷頤頜間腫塊平塌散漫,腫熱延及面及頸項,掀紅灼熱,疼痛劇烈,湯水難下,痰涌氣粗;伴壯熱口渴,煩躁不安,甚或神昏澹語;舌紅絳,苔少而干,脈細數。
辨證分析:熱毒之邪內陷入營,故腫勢平塌散漫,腫勢蔓延,疼痛劇烈;火毒熾盛,耗傷津液,故壯熱、口渴;熱毒陷入營血,熱擾心神,故見煩躁不安,神昏譫語;舌紅絳、苔少而干、脈細數為熱人營血,灼傷陰液之征。
治法:清營解毒,養陰生津。
方藥: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加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