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外科治法第 39 頁
(六)熨法
熨法是把藥物加酒、醋炒熱,布包熨摩患處,使腠理疏通、氣血流暢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常因藥物的炒煮不便,而較少應用,但臨床上單純熱敷還在普遍使用。
適應證:適用于風寒濕痰凝滯筋骨肌肉等證,以及乳癰的初起或回乳。
用法:熨風散藥末:取赤皮蔥連須240g,搗爛后與藥末和勻,醋拌炒熱,布包熨患處,稍冷即換,有溫經祛寒、散風止痛之功,適用于附骨疽、流痰皮色不變、筋骨酸痛。又如取皮硝80g,置布袋中,覆于乳房部,再把熱水袋置于布袋上待其溶化吸收,有消腫回乳之功,適用于乳癰初起或哺乳期的回乳。
注意點:同熏法,一般陽證腫瘍禁用。
<< 上一頁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