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損傷的病因病機 第二節 病機
人體是由臟腑、經絡、皮肉、筋骨、氣血、精與津液等共同組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其正常生命活動有賴于氣血、筋骨、臟腑、經絡等各部分之間的官能正常。若機體受到外在因素的作用或內在因素的影響而遭受損傷后,氣血、筋骨、臟腑、經絡之間的官能失調,一系列癥狀便隨之產生。正如《在體類要》所說:“肢體損于外,則氣血傷于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边@就說明了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所以,在整個診治過程中,應從機體的整體觀念出發,對氣血、筋骨、經絡、臟腑之間的生理、病理關系加以研究,從能認識傷病的本質和病理變化的因果關系。
骨關節損傷和疾病多由皮肉筋骨病損而引起經絡阻塞,氣血凝滯,導致臟腑的不和;亦可由臟腑不和引起經絡、氣血病變,導致皮肉筋骨病損,F按氣血、筋骨、經絡、臟腑等幾個方面闡明其病機。
一、氣血
氣血的功能,外可充養皮肉筋骨,內可灌溉五臟六腑,溫煦肢體,濡養全身,周流運行不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血相輔相成,互相依附,循環全身,周流不息。若氣結則血凝,氣虛則血脫,氣迫則血走;反之,血凝則氣滯,血虛則氣虛,血脫則氣亡。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氣傷痛,形傷腫。”說明腫與痛是氣血損傷的病理反應!峨y經.第二十二難》指出:“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后病也!睔鉄o形,血有形。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氣先傷及于血,或血先傷及于氣。先痛而后腫為氣傷形,先腫而后痛為形傷氣。氣血兩傷,多腫痛并見。
《雜病源流犀燭》曰:“跌撲閃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內,氣血俱傷病也!薄昂鋈婚W挫,必氣為之震。震則激,激則壅,壅則氣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聚在一處……氣凝在何處,則血亦凝在何處矣!敝w損傷諸癥,多傷及氣血。傷氣則氣滯,傷血則血凝。氣滯能使血凝,血凝能阻氣行,以致病變而為血瘀。滯于肌表則為青紫腫痛,阻于營衛則郁而生熱,積于胸脅則為痞滿脹悶,結于臟腑則為徽瘕積聚。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曰:“跌打損傷之證,專從血論,須先辨或有瘀血停積,或為亡血過地!薄捌げ黄贫鴥葥p者,多有瘀血;破肉傷困,每致亡血過多!比缧钛梢痧鲅鹤,瘀血攻心(氣血錯亂,瘀迷心竅),亡血可引起血脫暈厥(氣隨血脫,血隨其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