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白血病第 6 頁

【現代研究】
目前治療白血病主要采用化學藥物療法(化療)。大量臨床證明,在白血病化療過程中正確配合中醫中藥治療,可以減輕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增強其治療效應,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保證化療的順利進行,提高白血病的緩解率。
·主要治法
1.清熱解毒法:多用于白血病早期。近代研究證明,許多清熱解毒藥都具有抗癌細胞作用,可與化療藥物協同發揮治療效應,同時能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防治化療中常易出現的感染傾向。如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用“癌靈Ⅰ號”注射液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配合清熱解毒、清利濕熱中藥(金銀花、連翹、黃柏、牛角、生石膏等),治療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81例,完全緩解X例,其中以M3型效果最為顯著[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1984;(1):19L 2.扶正補虛法:在白血病的化療中應用最為廣泛。扶正中藥不僅能扶助正氣,調整臟腑功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減輕化療藥物對機體的損害,而且能夠提高機體對化療的敏感性,增強和鞏固治療效果。如麻氏以“扶正抗白沖劑”(人參、黃芪、首烏、仙靈脾、天門冬、補骨脂、女貞子、炒白術等)治療完全緩解期的急性白血病90例,觀察其; 5年持續緩解率(Eli)和長期生存率(艷)的影響;檢測了用該沖劑治療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變化。結果:90例患者5年EFI為64.2%,5年OS為77.2%;患者免疫功能明顯改善沖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 (5):276)箱3.活血化瘀法:近年來此法在白血病的治療中受到普遍重視。其作用主要在于改善微循環,促進骨髓造血功能,調節免疫機能,有些活血化瘀藥對白血病細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對化療藥物也有增效作用。如王氏對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癥見肝、脾及淋巴結腫大者,在常規化療的基礎上,并用“小金丹”、“化瘀丸”及桃仁、紅花、五香草、水蛭、莪術等活血化瘀藥,·收到較好的療效[河南中醫1991; (3): 21]。主要中成藥劉氏綜述臨床用于治療白血病的中成藥主要有大黃廑蟲丸、當歸蘆薈丸、梅花點舌丹、牛黃解毒片、云南白藥、復方丹參液、六神丸等[陜西中醫學院學報1999;(2):42)。
·作用機理研究
黃氏報道人參、黃芪、冬蟲夏草、枸杞子、黨參、參三七、刺五加等補益中藥的煎劑或其有效提取成分,均有良好的促進白介素-2產生,提高自然殺傷細胞(NKC)、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C)活性的作用,尤其是中藥補益類復方,可明顯增強NKC、LAKC活性,發揮過繼性抗腫瘤(白血。┳饔肹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3;(4):235L李氏等對中藥誘生干擾素(1FN)作用進行了探索,黨參、靈芝、香菇、黃芪、黃芩、黃連等可以誘生不同類型的DN[上海中醫藥雜志1994;(1):34]。徐氏等通過對302種中藥對HD60細胞誘導分化及細胞毒實驗,選擇其中作用較強的巴豆進行深入研究,實驗結果初步證實巴豆具有較顯著地誘導白血病細胞向正常方向分化的作用[中華血液雜志1990;(10):538]。戴氏報道As2O3(注:中藥雄黃的主要成分)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有誘導分化、促進細胞凋亡的作用,經臨床觀察完全緩解率高,且不引起出血和骨髓抑制,能下調bcl-2基因 (一種凋亡抑制基因)表達[中華血液雜志1996;(12):617]。
中醫五絕網整理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