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白血病第 2 頁

【臨床表現】
發熱、出血、氣血虧虛癥、痰核、癥積、骨關節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
1.發熱急性白血病約半數以上的患者以發熱起病,且發病可出現在本病的任何階段,患者多為低熱或中度發熱,少有寒戰,出汗較多;若合并其他病邪侵襲,則可出現高熱,伴畏寒多汗。慢性白血病則多表現為低熱。
2.出血急性白血病常見出血癥狀,在整個病程中均可出現,以皮膚瘀點、瘀斑和齒衄最常見,也可見鼻衄、吐血、便血、尿血及月經過多等。視網膜出血可引起失明,蛛網膜下腔出血常可引起死亡。慢性白血病明顯的出血多在疾病急變期才出現。
3.氣血虧虛幾乎所有患者都伴有氣血虧損癥,并隨病情的惡化而加重。如面色眥白,神疲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唇甲無華,消瘦等。
4.痰核多發生在頸部及腋下,大小不等,皮色如常,推之不移,質地較硬,皮下及頭皮可見硬節。
5.癍積急性白血病的癥積(肝脾腫大)以肝輕度腫大多見;慢性白血病則以脾腫大多見,腫大程度常顯著,可在左肋緣下數厘米至平臍,質堅無壓痛。
6.骨關節疼痛以胸骨下端的局部壓痛為本病的特征,常有游走性四肢骨痛,特別是靠近關節處有壓痛,局部可見紅腫。
【診斷】
一、起病及臨床癥狀
1.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以發熱、出血、進行性貧血、骨關節疼痛、痰核為主要臨床表現。
2.慢性白血病起病較緩,早期常無顯著癥狀。其典型的臨床表現為肝脾腫大(尤其是脾腫大)、氣血虧損癥、出血、骨關節疼痛、痰核。
二、實驗室檢查
周圍血象和骨髓象對診斷具有決定性意義。白血病的細胞學分型診斷雖屬西醫學內容,但由于細胞學分型診斷與選擇西醫治療方案和預后估計有密切關系,所以也應盡可能了解分型診斷的情況,以選擇最佳的綜合治療方案,提高療效。
【鑒別診斷】
1.痹病兒童急性白血病因發熱、關節腫痛、心悸而易與痹病混淆,應注意鑒別。要詳細詢問病史、進行仔細的體格檢查。痹病以肌肉、關節、筋骨發生疼痛、酸楚、麻木、灼熱、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變形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白血病時可有骨關節疼痛,但多伴有胸骨下端壓痛、發熱、出血、痰核等臨床表現,起病多急。實驗室的周圍血象及骨髓象對鑒別診斷有決定性意義。
2.溫病溫病是由感受四時不同的溫熱毒邪引起的多種急性外感熱病的總稱,起病急,傳變迅速,發熱,容易動風痙厥及傷陰耗血,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等特點。白血病的發熱、出血等表現與溫病相似,但無衛氣營血的傳變規律,也無傳染性、流行性和季節性。實驗室的周圍血象及骨髓象對鑒別診斷有決定性意義。
3.血證急慢性白血病都可以出現多種多樣的出血見癥,以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白血癥應屬于血證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出血的同時伴有發熱¨肝脾腫大、骨關節疼痛等臨床表現,周圍血象和骨髓象具有符合白血病的明顯改變,治療上白血病在一般血證治療原則的基礎上,還須配合中西醫的抗腫瘤治法,以治病求本。
4.虛勞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出現以氣血虧虛證為主要臨床表現時,應屬于虛勞的一種特殊類型。氣血虧虛證的同時伴發熱、出血、痰核、肝脾腫大、骨關節疼痛等臨床表現,周圍血象和骨髓象符合白血病的明顯改變,治療上白血病在一般虛勞治療原則的基礎上,還須配合中西醫的抗腫瘤治法,以治病求本。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