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白血病第 5 頁

【轉歸預后】
急性白血病初期為邪實,正氣不甚虧損。若熱毒未被控制,則病情發展很快,正氣日衰,熱毒更甚,病情由輕轉重。若能早期診斷,及時正確治療,熱毒漸去,正氣漸復,病情可由重轉輕直至完全緩解。在緩解期,熱毒雖去,但余毒未凈,內伏骨髓,此期又多有氣陰兩傷、精氣未充之癥,若外感六淫、勞傷心脾等誘發,正不勝邪,見發熱、出血、進行性的氣血虧損,痰核癥積等癥又可復發,經清熱解毒抗癌或滋陰等治療,可能再次緩解。一些病人因多次反復發作,正氣大傷,邪毒亢盛,預后不良。慢性白血病起病緩慢,初期為邪實,若正氣不衰,則病情較輕。若邪毒不解,病程日久,則轉為本虛標實,病情由輕轉重;如能正確治療,亦可邪氣漸衰,正氣漸復,直到緩解。若正不勝邪,邪毒又可復燃,脅下癥積、氣血虧損、臟氣損害等癥又重新出現,稱為復發。部分慢性白血病患者可轉為急性白血病,稱為急變。
急性白血病預后較差,未經治療者平均生存期僅3個月左右,隨著化療藥物的應用,特別是經中西醫結合治療,患者完全緩解率明顯提高、生存期顯著延長。慢性白血病自然病程平均為3年左右,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尤其是初發患者其病情可明顯緩解,生存期延長。
【預防與調攝】
本病的病因雖不十分清楚,但精血不足、臟氣虧虛、氣血陰陽失調加之邪毒入侵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故保養精氣、避免接觸致癌物質和加強必要的防護措施對預防本病具有重要意義。
白血病患者的調攝護理要重視保持病室和患者身體的清潔衛生,預防感染病菌;病情危;重者?要密切觀察神志、瞳孔、血壓的變化以及有無項強、抽搐、嘔吐等情況。緩解期的患者仍要堅持藥物、飲食等療法的綜合調治,慎起居,適寒溫,暢情志,飲食宜富于營養而易于消化,魚蝦、牛、羊、狗肉等屬燥熱動火之晶,不宜食用。
【結語】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目前治愈率很低。白血病多由毒熱之邪入侵及肝脾腎虛損所致,以發熱、出血、貧血及肝、脾、淋巴結腫大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血及骨;髓,與肝脾腎關系密切。病機以毒熱內盛,氣陰虧虛為多見,因此治療以清熱解毒,養陰補氣,輔以活血化瘀及選加抗白血病的中藥為治療原則。急性白血病以熱邪熾盛、毒盛傷血、氣陰兩虛及脾腎陽虛為主要證型;慢性白血病以瘀血丙阻、血熱毒盛、肝腎陰虛、脾腎陽虛及氣血虧虛為主要證型。本病初起多以邪毒亢盛的實證為主,日久則傷津耗氣,虛實夾雜,晚期則正氣衰敗,預后不良。若出現持續高熱、大量、多部位的出血、顱內出血等危候,要配合使用抗生素、激素、輸血等療法,以中西醫結合救治。
【文獻摘要】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夫虛勞者,五勞六極七傷是也。”
《千金要方·卷十二·吐血》:“犀角地黃湯,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汗之內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面黃,大便黑,消瘀血方。”
《景岳全書·雜證謨·虛損》:“凡虛損之由,具道如前,無非酒色、勞倦、七情、飲食所致。”“病之虛損,變態不同,因有五勞七傷,證有營衛藏府,然總之則人賴以生者,惟此精氣,而病為虛損者,亦惟此精氣。氣虛者,即陽虛也;精虛者,即陰虛也。”
《景岳全書,雜證謨,積聚》:“凡積聚之治,如經之云者,亦既盡矣。然欲總其要,不過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補,四者而已。”
《醫宗必讀·虛勞》:“夫人之虛,不屬于氣,即屬于血,五藏六府,莫能外焉。而獨舉脾腎者,水為萬物之元,土為萬物之母,二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