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頭痛

頭痛病是指由于外感與內傷,致使脈絡拘急或失養,清竅不利所引起的以頭部疼痛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頭痛既是一種常見病證,也是一個常見癥狀,可以發生于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中,有時亦是某些相關疾病加重或惡化的先兆。
本病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尤其偏頭痛,一般人群發病率達5%,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患病率為985.2/10萬,30歲以下發病者逐年增長,男女患病率之比約為1:4。相當數量的病人尤其久治不愈者,往往求治于中醫。
我國對頭痛病認識很早,在殷商甲骨文就有“疾首”的記載,《內經》稱本病為“腦風”、“首風”,《素問·風論》認為其病因乃外在風邪寒氣犯于頭腦而致。《素問·五臟生成》還提出“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的病機。漢·《傷寒論》在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厥陰病篇章中較詳細地論述了外感頭痛病的辨證論治。隋,《諸病源候論》已認識到“風痰相結,上沖于頭”可致頭痛。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對內傷頭痛已有較充分的認識,認為“有氣血食厥而疼者,有五臟氣郁厥而疼者”。金元以后,對頭痛病的認識日臻完善。《東垣十書》指出外感與內傷均可引起頭痛,據病因和癥狀不同而有傷寒頭痛、濕熱頭痛、偏頭痛、真頭痛\氣虛頭痛、·血虛頭痛、氣血俱虛頭痛、厥逆頭痛等,還補充了太陰頭痛和少陰頭痛,從而為頭痛分經用藥創造了條件。《丹溪心法》認為頭痛多因痰與火。《普濟方》認為:“氣血俱虛,風邪傷于陽經,人于腦中,則令人頭痛。”明·《古今醫統大全·頭痛法分內外之因》對頭痛病進行總結說:“頭痛自內而致者,氣血痰飲、五臟氣郁之病,東垣論氣虛、血虛、痰厥頭痛之類是也;自外而致者,風寒暑濕之病,仲景傷寒、東垣六經之類是也。”另外,文獻有頭風之名,實際仍屬頭痛。正如《證治準繩·頭痛》所說:“醫書多分頭痛、頭風為二門,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淺而近者名頭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遠者為頭風,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觸復發也。皆當驗其邪所從來而治之。”
西醫學中的偏頭痛,還有國際上新分類的周期性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及慢性陣發性偏頭痛等,凡符合頭痛證候特征者均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1.感受外邪多因起居不慎,坐臥當風,感受風寒濕熱等外邪上犯于頭,清陽之氣受阻,氣血不暢,阻遏絡道而發為頭痛。外邪中以風邪為主,因風為陽邪,“傷于風者,上先受之”,“巔高之上,唯風可到”。但“風為百病之長”、六淫之首,常挾寒、濕、熱邪上襲。
若風挾寒,寒為陰邪傷陽,清陽受阻,寒凝血滯,絡脈絀急而痛;若挾熱邪,風熱上炎,侵擾清空,氣血逆亂而痛;若挾濕邪,濕性粘滯,濕蒙清陽,頭為“清陽之府”,清陽不布,氣血不暢而疼痛。外邪所致頭痛,其病機如《醫碥·頭痛》所說:“六淫外邪,惟風寒濕三者最能郁遏陽氣,火暑燥三者皆屬熱,受其熱則汗泄,非有風寒濕襲之,不為害也。然熱甚亦氣壅脈滿,而為痛矣。”
2.情志郁怒長期精神緊張憂郁,肝氣郁結,肝失疏泄,絡脈失于條達拘急而頭痛;或平素性情暴逆,惱怒太過,氣郁化火,日久肝陰被耗,肝陽失斂而上亢,氣壅脈滿,清陽受擾而頭痛。
3.飲食不節素嗜肥甘厚味,暴飲暴食,或勞傷脾胃,以致脾陽不振,脾不能運化轉輸水津,聚而痰濕內生,以致清陽不升,濁陰下降,清竅為痰濕所蒙;或痰阻腦脈,痰瘀痹阻,氣血不暢,均可致腦失清陽、精血之充,脈絡失養而痛。如丹溪所言“頭痛多主于痰”。飲食傷脾,氣血化生不足,氣血不足以充營腦海,亦為頭痛之病因病機。
4.內傷不足先天稟賦不足,或勞欲傷腎,陰精耗損,或年老氣血衰敗,或久病不愈,產后、失血之后,營血虧損,氣血不能上營于腦,髓海不充則可致頭痛。此外,外傷跌撲,或久病人絡則絡行不暢,血瘀氣滯,脈絡失養而易致頭痛。頭為神明之府,“諸陽之會”,“腦為髓海”,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能上注于頭,即頭與五臟六腑之陰精、陽氣密切相關,凡能影響臟腑之精血、陽氣的因素皆可成為頭痛的病因,歸納起來不外外感與內傷兩類。病位雖在頭,但與肝脾腎密切相關。風、火、痰、瘀、虛為致病之主要因素。邪阻脈絡,清竅不利;精血不足,腦失所養,為頭痛之基本病機。
【臨床表現】
患者自覺頭部包括前額、額顳、頂枕等部位疼痛,為本病的證候特征。按部位中醫有在太陽、陽明、少陽,或在太陰、厥陰、少陰,或痛及全頭的不同,但以偏頭痛者居多。按頭痛的性質有掣痛、跳痛、灼痛、脹痛、重痛、頭痛如裂或空痛、隱痛、昏痛等。按頭痛發病方式,有突然發作,有緩慢而病。疼痛時間有持續疼痛,痛無休止,有痛勢綿綿,時作時止。根據病因,還有相應的伴發癥狀。
【診斷】
1.以頭痛為主癥,表現為前額、額顳、巔頂、頂枕部甚至全頭部疼痛,頭痛性質或為跳痛、刺痛、脹痛、昏痛、隱痛、空痛。可以突然發作,可以反復發作。疼痛持續時間可以數分鐘、數小時、數天或數周不等。
2.有外感、內傷引起頭痛的因素,或有反復發作的病史。
3.檢查血常規、測血壓、必要時做腦脊液、腦血流圖、腦電圖檢查,有條件時做經顱多普勒、顱腦CT和MRI檢查,有助于排除器質性疾病,明確診斷。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