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虛勞第 7 頁

·腎虛的研究概況
對腎虛的研究頗多,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內分泌方面查氏應用放免法檢測12例正常人和17例腎陽虛患者血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濃度,發現腎陽虛患者明顯低于正常人[中華內科雜志1982;(4):202)。陳氏等對尿毒癥腎虛型(腎陰虛、腎陽虛)患者血清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血清總甲狀腺素(T4)和促甲狀腺激素(TSH)作了檢測,發現兩組T3及TSH均低于正常組,腎陽虛組T4明顯低于正常組,腎陰虛組降低不明顯。濃氏對慢支分型進行了T3、T4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興奮試驗,發現慢支腎陽虛型T3值低于正常人,T4值正常,TRH興奮試驗腎陽虛型80%呈異常反應,均為延遲反應。腎陽虛的畏寒、肢冷、神疲、面浮等癥,與甲狀腺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腎虛證血漿睪丸酮(T)下降,雌二醇(E2)升高,E2/T值亦升高[中西醫結合雜志1982;(1):9)。張氏測定76例(腎陰虛6例,腎陽虛16例,單純腎虛17例,非腎虛23例和正常人14例)T值,發現單純腎虛、腎陰虛和腎陽虛三組之間無明顯差異,但都明顯低于正常人和非腎虛組[中醫雜志1982;(8):60)信王氏觀察了腎陰虛陽痿、腎陽虛陽痿與正常人E2濃度,發現二組均高于正常人。西醫學認為,大量的雌激素可抑制腺垂體分泌卵泡刺激素(FSH),而FSH與T共同作用刺激精曲管發育,精子才能發生和發育成熟。
腎虛證T值下降,E2升高,均影響生殖,這與中醫“腎主藏精、主生殖”的理論相一致[江蘇中醫1988;.(7):43)。
2.免疫方面腎陽虛主要表現為血清IgG下降,抗病邪能力較差;腎陰盛主要表現為血清IgM升高,尿中IgG、IgA亦升高。陳氏對尿毒癥腎虛患者免疫球蛋白測定結果為:腎陽虛者IgG明顯下降,腎陰虛者IgM顯著升高[中西醫結合雜志1983;(6):328L吳氏檢測了24例腎虛(腎陽虛11例,腎陰虛13例)患者o。醋酸萘脂酶(ANAE),發現腎陽虛者單核細胞ANAE活性顯著低于腎陰虛者。腎陽虛者以TH下降為主,腎陰虛以Ts下降為主。細胞免疫低下是腎虛證的共性,腎陽虛細胞免疫狀態較腎虛更低[中西醫結合雜志1990;(7):399)。陳氏還用鉻(G151)釋放法對61例腎虛患者外周血自然殺傷細胞(NKC)活性進行了檢測,腎虛者低于正常人,其中腎陽虛明顯低于腎氣虛和腎陰虛者[中西醫結合雜志1989;(7):’409]。
3.微量元素方面張氏測定了79例腎虛患者頭發和血清中的微量元素,發現腎虛組血鋅、鉻及發鉻、鈣、鈷值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1984;(4):39)。孫氏研究了240例腎虛和無腎虛癥狀的神經性耳聾患者的血清鐵值,發現兩者均低于正常組,且腎虛者明顯低于無腎虛者[中醫雜志1982;(7):66]。
4.自由基、脂質代謝方面陳氏等通過檢測66例,腎虛患者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發現腎虛者SOD活性明顯低于正常組[中醫雜志1989;(4):42L張氏等發現,老年慢性病中腎虛證男性過氧化脂質(1JO)、膽固醇(TC)明顯高于非腎虛組,女性也有增高趨勢,高密度脂蛋白(1-IDL-C)水平則有低于非腎虛者趨勢,說明腎虛與老年性疾病關系密切[中醫雜志1989;(2):43]。
5.能量代謝及水鹽調節方面查氏等用ni)86測定了22例腎陽虛、8例腎陰虛及正常人紅細胞鈉泵活性,結果表明,腎陽虛者其活性明顯低于正常人和腎陰虛者,腎陰虛者與正常人之間無顯著差異,說明腎陽虛者ATP分解產熱作用減少,與“陽虛則寒”的理論一致[中西醫結合雜志1985;(7):416)。雷氏用氫化可的松和利血平分別復制了腎陽虛和脾陽虛的動物模型,兩種模型的血清乳酸脫氫酶(LDH)同功酶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云南中醫雜志1987;(1):32)。張氏研究了294例腎虛證的尿滲透壓情況,腎虛證出現異常變化,其中以腎陽虛者更為明顯[中西醫結合雜志1990;(5):286)。
6.微循環方面王氏對腎陽虛型慢支及肺腎陰虛型肺結核病人甲皺微循環和皮膚微循環觀察的結果是:甲皺微循環改變主要是管襻開放數目較少,管襻內血色淺紅,血流速度減慢,似可理解為中醫的“氣滯”和“陽虛”。腎陰虛則為管襻數目增多,管襻內血色多深紅,血流速度稍慢,似可理解為“血瘀”和“陰虛”[中醫雜志1980;(9):31]。
中醫五絕網整理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