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中醫驗方
胃潰瘍中醫驗方
潰瘍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又叫做消化性潰瘍。它之所以稱之為消化性潰瘍,是因為既往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對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實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潰瘍病。
潰瘍病屬于祖國醫學的“胃脘痛“、“肝胃氣痛“、“心痛“、“吞酸“等范疇。民間多稱為“心口痛“、“胃氣痛“、“胃痛“、“饑飽癆“等。
一些中醫驗方對胃潰瘍的治療亦有不錯的療效,可以選擇應用:
1.炙黃芪50克,桂枝尖6克,生白芍12克,炮姜5克,大棗5枚,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用14天。
2.白頭翁150克,生黃芪100克,蜂蜜200克。先將白頭翁、生黃芪洗凈,切碎,加水浸過藥面浸泡3小時,置火上煎熬一小時,過濾取汁;渣再加水浸過藥面,煎一小時,過濾取汁,然后將兩次濾取的藥汁混合,加熱濃縮至800毫升,加入蜂蜜煮沸,冷卻后貯瓶備用?诜,每日3次,每次20毫升,飯前溫開水沖服。
3.枳實30克,白及30克。將上藥共研成細粉,貯瓶備用。每日兩次,每次10克,于早餐和晚餐前溫開水沖服,10天為一療程。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