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便秘的辨證分析
中醫對便秘的辨證分析
便秘:即大便秘結,排出困難,或排便時間延長,至五、六、七天以上排便一次者。金元醫家有“虛秘”、“風秘”、“熱秘”、“寒秘”、“濕秘”、“風燥”之分。
其病變部位主要在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若燥熱內結,或氣滯不行,或氣虛傳送無力,或血虛津虧腸道干澀,以及陰寒凝滯,皆可致傳導失常,糞便在腸道內停留過久,即形成不同性質的便秘。
【常見證候】
實熱:大便干結,堅硬,數日不通,腹中脹滿,疼痛拒按,面赤身熱,口臭唇焦,呼吸氣粗,語聲重濁,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沉實或滑實。
氣滯:大便秘結,欲便不得,精神抑郁,噯氣頻作,胸脘痞悶,脅肋真脹,經期乳脹,嘔吐上逆,得矢氣痛減,苔白膩,脈沉或弦。
氣虛:大便燥結或軟,但數日不通,有時雖有便意,但無力排出,便后虛疲至極,形寒面白,倦怠懶言,語聲低怯,自汗乏力,舌淡嫩,苔薄白,脈虛弱。
血虛:大便秘結難下,納少,面色不澤,眩暈,唇甲淡白,或有心悸不寧,舌紅少津或舌質淡,脈細。
陰虛:大便干結,形體消瘦,小便短少,咽干少津,虛煩少寐,手足心熱,兩顴紅赤,夜半口干,舌紅苔少,脈細數。
陽虛:大便艱澀,排出困難,腹中冷痛,小便清長,面色恍白,腰脊酸軟,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