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型治療高脂血癥第 3 頁
3.痰瘀滯留
癥狀:眼瞼處或有黃色瘤,胸悶時痛,頭暈脹痛,肢麻或偏癱。舌黯或有瘀斑,苔白膩或濁膩,脈沉滑。
證候分析:久有痰積,人絡致瘀,痰瘀滯留,可見眼瞼處黃色瘤;痰瘀痹阻胸脈,則胸悶時痛;入于腦絡測頭暈脹痛;滯于經脈,則肢麻或偏癱。音黯或有瘀斑,苔白膩或濁膩,脈沉滑,均為痰瘀滯留之征。
痰瘀滯留治則:活血祛瘀,化痰降脂。
方藥:通瘀煎加減。
當歸9克紅花9克桃仁9克山楂15克丹參15克澤瀉15克澤蘭15克蒲黃20克(包煎)三棱12克獲術12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隨癥加減:冠心病之胸悶時痛者,加延胡索9克、郁金9克,以加強理氣活血化瘀;頭暈脹痛,血壓偏高者,加天麻9克、鉤藤15克(后下)、石決明30克(先下),以平肝熄風;中風后遺癥者,加黃芪3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地龍9克,以益氣活血通絡;脂肪肝者,加片姜黃9克、茵陳15克、虎杖15克,以清肝活血理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