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泌尿系結石第 2 頁
瘀血內阻型
主癥:腰或下腹刺痛不移,面色黑或晦暗,小便時夾有血塊,疼痛滿急加重,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
治則:活血化瘀,化石通淋。
方藥:金錢草30克,海金沙(包煎)、雞內金、車前子(包煎)、虎杖、赤芍各15克,澤蘭、當歸、桃仁、牛膝、王不留行各12克,紅花9克。血瘀兼氣滯加郁金、川楝子、烏藥各15克,沉香9克。
脾腎不足型
主癥:腰或下腹隱痛或灼痛或冷痛,遇勞加劇,尿后自覺空痛,余瀝不盡,面色無華,腰漆疲軟,神疲體倦乏力,脈沉細。
治則:健脾益腎,化石通淋。
方藥:金錢草、黃芪各30克,海金沙(包煎)、車前子(包煎)、太子參、茯苓各15克,雞內金、牛膝、白術、熟地黃、山茱萸、菟絲子、杜仲各12克,肉桂((火局)服)3克。脾氣虛血尿不止加仙鶴草、槐花各15克,大棗5枚;若屬中氣下陷的血尿不止,則加當歸12克,升麻、柴胡各9克;腎陰虛明顯的可加山藥、澤瀉各15克,生地黃、牡丹皮各12克;腎陽虛明顯者加補骨脂、淫羊藿各15克,熟附子10克。每日一劑,水煎取汁500~1000毫升,頓服,然后根據自身情況每天跳躍10~30分鐘。可連續服藥15天。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