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治中暑第 2 頁
暑熱亢盛致肝風內動
癥見昏眩欲倒,四肢攣急,頭項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神志不清。
治宜鎮肝熄風,開竅醒神。取鎮肝熄風湯加減:赭石15克,芍藥12克,玄參15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茵陳15克,天冬15克,生麥芽10克,甘草6克,懷牛膝12克,鉤藤10克,水煎服。四肢攣急者加止痙散;煩熱者加生石膏30克,梔子6克;煩躁不安或抽搐酌加羚羊角(研細末)0.3克沖服;有痰者加天竺黃9克,膽南星3克;頭痛重者加夏枯草30克。
中成藥可選用行軍散,每次0.3~0.9克,每日1~2次;或通關散少許吹鼻取嚏;或臥龍散,每次0.3克,每日1~2次。
陰損及陽致氣虛欲脫
癥見面色不華,頭暈心悸,精神萎靡,汗出肢冷,發作時昏倒仆地,氣息短促,舌質紫暗,苔白膩,脈象沉微,沉緩,指紋多淡滯。
治宜益氣固脫,益陰復陽。取參附湯加減:人參10克,制附子10克,山藥15克,白術15克,水煎服。汗出不止者加黃芪15克,山萸肉15克,煅龍牡20克;血壓低者加生脈散;兼血瘀者加丹參15克,田七10克。
中成藥可選用玉屏風口服液,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或痧藥,每次10~20粒,每日1~2次;或周氏回生丸,每次10丸,每日3次,姜湯送服。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