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期論治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是全身關節扭傷中最為常見的運動損傷,多因為踝關節周圍的內外側韌帶及下脛腓韌帶損傷所致,其主要癥狀表現為踝關節疼痛,活動功能受限,關節周圍皮膚青紫且腫脹,跛行步伐,活動時疼痛加劇等。如果失治或者誤治,易造成習慣性扭傷。本病屬于中醫“傷筋”范疇。
分期論治
初期:治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內服活血止痛湯(《傷科大成》)加減:當歸15克,川芎1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紅花10克,血竭3克(沖服),三七6克,赤芍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一日兩次;若黃酒煎服,則每兩日一劑。
若腫脹嚴重,加澤蘭9克,木通10克,車前子9克,姜黃12克以利水消腫;疼痛劇烈加延胡15克,木香3克以行氣止痛;紅腫發熱加牡丹皮15克,梔子3克,黃柏9克以清熱涼血。
外敷藥: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姜黃12克,乳香、沒藥各10克,蘇木15克,大黃15克。將上藥研細末,用適量黃酒將其調成糊狀并蒸熟,待溫度適中時外敷患處。
中期:治宜壯筋骨,和營血,祛瘀生新。可內服散瘀和傷湯(《醫宗金鑒》)加減:木鱉子6克,紅花10克,半夏9克,骨碎補10克,甘草9克,獨活12克,桃仁6克,每日一劑,一日兩次;若黃酒煎服,則每兩日一劑。
外敷藥:五加皮20克,紅花6克,雞血藤20克,香附12克,澤蘭葉15克,當歸15克,自然銅10克。將上藥研細末,用適量黃酒將其調成糊狀并蒸熟,待溫度適中時外敷患處。
后期:宜舒經活絡,溫經止痛。可內服傷科舒筋湯(《中醫傷科學》)加減:地龍3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甘草10克,陳皮12克,羌活12克,五加皮10克,木瓜9克,桑寄生9克,伸筋草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一日兩次;若黃酒煎服,則每兩日一劑。
若感麻木者加紅花10克,當歸15克以活血通絡;疼痛明顯者加玄胡9克,牛膝12克,烏藥6克,枳殼10克以行氣止痛。
外敷藥:制川烏6克,制草烏6克,川芎15克,威靈仙15克,透骨草20克,青皮15克,五加皮20克,紅花10克,羌活12克。將上藥研細末,用適量黃酒將其調成糊狀并蒸熟,待溫度適中時外敷患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