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識別真假雷丸
中醫教你識別真假雷丸
雷丸又名雷矢、雷實,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春、秋、冬季皆可采收,但以秋季采收的為多。選枝葉枯黃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采到后洗凈、曬干即可入藥。雷丸性寒,味苦,有小毒,入胃、大腸經,具有消積、殺蟲的功效,用于治療蟲積腹痛、疳積、風癇等癥。市場上有用馬錢科植物呂宋果的種子冒充雷丸,使用時注意鑒別,下面中醫教你如何識別真假雷丸。
真品雷丸
干燥菌核為球形或不規則圓塊狀,大小不等,直徑1~2厘米;表面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全體有隆起的網狀皺紋,在凹陷處偶有殘留的菌素;質堅實而重,不易破碎;斷面不平坦,粉白色或淡灰黃色,呈顆粒狀或粉質,質緊密者為半透明狀,可見有半透明與不透明部分交錯成理石樣紋理;聞之無味,口嘗味淡,嚼之初有顆粒感覺,微帶黏液性,久嚼則溶化而無殘渣。
偽品呂宋果
種子多數,包在柔軟黃色的果肉中,種子呈不規則卵圓形,長1.8~2.5厘米,寬約1.3厘米,厚約0.5厘米;全體不平坦,有鈍棱,表面黃棕色或灰黑色,有稍隆起的細皺紋,少數有殘留的毛茸,有明顯的圓形種臍;質堅硬,縱剖面可見角質狀、棕色的胚乳,中央具子葉2片,葉脈5~7條,胚根長3~4毫米;聞之氣微,口嘗味極苦,有劇毒。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真品雷丸有很強的驅絳蟲作用,而呂宋果種子不與雷丸為同科植物,且有劇毒,雖可入藥,但功效與雷丸截然不同,故呂宋果的種子不可代替雷丸使用,誤用會中毒,引發不良后果,要慎之又慎。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