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識別真偽草果
中醫教你識別真偽草果
草果,又名草果仁、草果子,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每年10~11月果實開始成熟,變為紅褐色而未開裂時采收,曬干或微火烘干后即可入藥。
草果性溫,味辛,入脾、胃二經,具有燥濕散寒,祛痰截瘧,消食化積的功效,用于治療瘧疾,痰飲痞滿,脘腹冷痛,反胃嘔吐,瀉痢及食積等癥。市場上有以同科植物草豆蔻的種子冒充草果者。草豆蔻雖與草果為同科植物,又可入藥,但功效側重行氣,且不具草果溫燥、截瘧之特長,故不可代替草果使用,臨床應注意辨別,下面中醫教你如何識別真偽草果。
真品草果:干燥果實呈長橢圓形,具三鈍棱,長2~4厘米,直徑1~2.5厘米,頂端有一圓形突起,基部附有果柄;表面灰棕色至紅棕色,有顯著縱溝及棱線;果皮有韌性,易縱向撕裂;種團分成3瓣,瓣間有黃棕色隔膜,每瓣種子8~11枚,集成長球形;種子四至多面形,長寬均為5毫米,表面紅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質假種皮,有縱直紋理,在較狹的一端有一凹窩狀種臍,合點在背面中央,成一小凹穴,合點與種臍間有一縱溝狀種脊;種子質堅硬,破開后內呈灰白色,聞之氣微弱。種子破碎時發出特異的臭氣,口嘗味辛辣。
偽品草豆蔻:干燥種子團呈圓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5~2.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間有黃白色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瓣,粘連緊密,種子團略光滑;種子為卵圓狀多面體,長3~5毫米,直徑約3毫米,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種脊為一條縱溝,將種子沿種脊縱剖兩瓣,縱斷面觀呈斜心形,種皮沿種脊向內伸入部分約占整個表面積的1/2。胚乳呈灰白色,聞之氣芳香,口嘗味辛微苦。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