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湯劑應該如何服用第 2 頁
舒服的服藥溫度
湯劑在治療一般疾病時均宜采用溫服法,對有特殊治療需要的應按特殊的服法服用。凡屬理氣類藥,熱則易舒,涼則增滯;活血、補血、涼血、止血類藥,寒則瘀滯,熱則沸溢。凡服解毒劑,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瘀滯易于排出,熱服則增毒物之宜散。凡熱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湯),而寒性病則宜熱服,發散攻下,以助藥力。行血通絡達筋骨者宜熱服,收澀固精止血之劑則宜冷服。除煩止渴祛暑之劑宜熱服,解表藥多屬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熱服;清熱藥和消暑藥宜冷服。大熱病用寒藥應溫服;大寒病用熱藥應冷服。對于不應冷服的湯劑在服用后會引起胃腸刺激,出現腹痛或嘔吐,用生姜擦舌可止。
恰當的服藥劑量
中藥湯劑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臨床需要分次服藥,一般來講,每次以服用100毫升為宜,但有的病癥也有例外。發熱病人服清熱解毒劑時,藥液可稍多些以助藥力;生津止渴藥,藥液量也應多,并可代茶頻服。身強者服藥多些,身弱者如兒童和重病人,服藥量應少些。一般兒童1歲以內用成人藥量的1/5,1~3歲用成人藥量的1/4;4~7歲用成人藥量的1/3;8~10歲用成人藥量的一半;10歲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藥量了。
正確的服藥次數:一般湯劑一日分早晚兩次服用,清熱解毒藥可每日服3~4次。補液藥應早晚各服1次,發汗藥可加服2~3次,含咽藥汁可少量多服幾次。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