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味子鑒別
南五味子鑒別
中藥南五味子為華中五味子的干燥果實,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之功效。研究表明,不同產地的華中五味子果實所含木脂素成分有較大差異,并與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關性,此外,同屬植物綠葉五味子、翼梗五味子、五味子等干燥果實在民間也作藥用,且這幾種植物的干燥果實與華中五味子果實外形相似,不易區分。因此造成南五味子藥材來源混雜不清、質量參差不齊。
研究人員發現,可依據種皮表面的微形態特征將華中五味子、五味子、綠葉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分為3個類型。綠葉五味子和翼梗五味子種皮表面具瘤狀凸起屬Ⅲ型;產于湖南衡山、甘肅小隴山和山西陽城的華中五味子種皮表面有微凸和細皺紋,在種子側面、腹面和背面的外側常有乳頭狀凸起,放大200和500倍時,細胞壁外凸呈疣狀,無次級紋飾,種子屬Ⅱ型;產于陜西留壩、平利和河南欒川的華中五味子及五味子種皮表面較平滑,有細皺或微有凸起。放大200和500倍時,細胞壁突起呈疣狀而且在種皮表面的一些區域有次級紋飾,屬于I型。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酯甲的薄層定性表明產于陜西平利、河南欒川、山西陽城、湖南衡山的華中五味子、綠葉五味子和五味子果實中都含有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翼梗五味子果實中僅含有五味子酯甲,而甘肅小隴山、陜西留壩產華中五味子果實中檢測不到這兩種成分。研究人員建議,這兩個產地的華中五味子不宜作為南五味子入藥。
研究人員認為,薄層色譜法不僅可以用于鑒別不同產地的華中五味子果實和綠葉五味子、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果實,而且對其有效成分含量可以做出初步的判別。因此通過種皮表面的微形態特征和薄層色譜法結果可以鑒別出以前認為較難鑒別的南五味子藥材。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