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名釋義-補虛藥第 3 頁
常用中藥名釋義-補虛藥第 3 頁
陽起石 《本經》謂其主“陽痿不起”,《別錄》謂其“療男子莖頭寒”。證諸臨床,本品能起陽之不能起,質為礦石,故“以能命名”(《本草綱目》)。
當歸 李時珍云:“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當歸活血補血,能使氣血各有所歸,因功用而得名。
何首烏 “其藥本草無名,因何首烏見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為名爾”(《大明本草》)。根據發(fā)現者而得名。
阿膠 本品為驢皮經漂洗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膠塊,又名“驢皮膠”!秷D經本草》云:“出東阿,故名阿膠”。因產于山東省東阿縣者為最好而得名“東阿膠”、“阿膠”。
玉竹 原名“葳蕤”。因“其色白如玉,根節(jié)如竹也”(《醫(yī)學真?zhèn)鳌罚,故名“玉竹”?/P>
枸杞 本品因形而得名!拌、杞二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本草綱目》)。又因其果實色紅入藥,故又名“紅枸杞”。
龜甲 本品藥用烏龜的腹甲及背甲而得名。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y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y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y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y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fā)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yī)藥發(fā)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fā)展規(guī)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