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機體生理、病理特點及其對藥物的影響
第一節 概述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民生活和衛生保健事業的改善,人的壽命明顯延長,老年人口比例不斷增加。我國解放前平均壽命大約在35歲左右。解放后,據1985年統計,我國平均壽命迅速提高,達到了68~92歲。因老齡人口的增加,藥物的消耗與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大大增多。為了保障、增強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減少用藥數量和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醫務工作者首先應努力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生化特點與變化規律,弄清衰老過程中體內各生理系統的結構與功能變化機理和影響因素;其次,為了提高藥物防治疾病的效果、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必須深入了解老年機體各組織、器官對藥物作用的反應性改變及其變化規律;第三,老年機體生理、生化改變,也必然會改變機體對藥物的代謝能力和方式,只有深入了解藥物代謝動力學在老年機體與年輕人的異同,才能制定出對老年病人的合理用藥方案。
人們尋找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良方妙藥已有悠久歷史。但事實上,直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找到妙藥與有效的方法。歷史事實表明,單純尋找方藥的觀點是行不通的,長生不老藥是沒有的。研究老年人用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除老年人疾病的痛苦并提高老年人機體與生命的素質。人總是要衰老的,生死是客觀規律。為了延長生命和提高生命質量,應當采取綜合措施,如適當的體育鍛煉,合理的飲食,良好的衛生習慣,樂觀的情緒,規律的生活等等。經驗證明,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藥物用之得當能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就是所謂的營養藥物,也是在機體因某種程度缺乏營養時才能起到應有的補益作用。健康的機體,只要飲食合理,從食物中所攝取的營養素是足夠的,無根據的盲目應用所謂補藥、維生素、某些激素等,對機體的健康有害無益,不可不慎。
第二節 衰老的特征與理論
一、衰老的特征
人的老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的開始可追溯到卵子還沒有受精以前。可以說從生命的一開始,即從最初受胎開始,就同時意味著老化(衰老)的開始。因此,人體從初生、發育到成熟、衰老這一系列變化過程都是向老化發展的過程。
衰老的基本特征可歸納為:
(1)衰老的普遍性:衰老過程在多細胞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
(2)衰老的內在性:衰老是生物體必然的內在性退變過程。
(3)衰老的累積性:衰老在生物體內是逐步累積加重的。
(4)衰老的不可逆性:衰老變化一旦發生,常常是不可逆的。
(5)衰老的可預見性:生物的衰老過程是可以預見推測的。一般 超過65歲的老人,約有30%出現各種生理功能減退。這種生理功能減退情況在平時可處于平衡狀態,一旦受到感染、外傷,以及各種內外環境改變的影響,可因適應性不全而即刻危及生命安全。老年人進入80歲以后,各方面的生理功能減退更明顯。
二、衰老的不同水平
在衰老過程中機體從宏觀到微觀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衰老變化的認識也在發展和深入,迄今已在不同的水平對衰老變化進行研究,并積累了相當多的資料。
(一)整體水平的衰老
這是不借助顯微鏡就能一目了然的衰老變化,如老年期須發變白、稀疏或禿頂、額頭眼角出現皺紋、上瞼松垂、下瞼腫脹如袋、手背皮松可捏起皺褶而短時不落、曝曬機會多的皮膚常出現黑褐色斑痣、角膜出現老人環、牙齦萎縮使牙齒漸長,易于松脫。此外,老年人體重身高都有所下降,肢彎背駝、肌力下降、步履緩慢,加以視力、聽力減弱、反應遲鈍,逐漸達到老態龍鐘的地步。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民生活和衛生保健事業的改善,人的壽命明顯延長,老年人口比例不斷增加。我國解放前平均壽命大約在35歲左右。解放后,據1985年統計,我國平均壽命迅速提高,達到了68~92歲。因老齡人口的增加,藥物的消耗與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大大增多。為了保障、增強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減少用藥數量和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醫務工作者首先應努力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生化特點與變化規律,弄清衰老過程中體內各生理系統的結構與功能變化機理和影響因素;其次,為了提高藥物防治疾病的效果、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必須深入了解老年機體各組織、器官對藥物作用的反應性改變及其變化規律;第三,老年機體生理、生化改變,也必然會改變機體對藥物的代謝能力和方式,只有深入了解藥物代謝動力學在老年機體與年輕人的異同,才能制定出對老年病人的合理用藥方案。
人們尋找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良方妙藥已有悠久歷史。但事實上,直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找到妙藥與有效的方法。歷史事實表明,單純尋找方藥的觀點是行不通的,長生不老藥是沒有的。研究老年人用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除老年人疾病的痛苦并提高老年人機體與生命的素質。人總是要衰老的,生死是客觀規律。為了延長生命和提高生命質量,應當采取綜合措施,如適當的體育鍛煉,合理的飲食,良好的衛生習慣,樂觀的情緒,規律的生活等等。經驗證明,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藥物用之得當能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就是所謂的營養藥物,也是在機體因某種程度缺乏營養時才能起到應有的補益作用。健康的機體,只要飲食合理,從食物中所攝取的營養素是足夠的,無根據的盲目應用所謂補藥、維生素、某些激素等,對機體的健康有害無益,不可不慎。
第二節 衰老的特征與理論
一、衰老的特征
人的老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的開始可追溯到卵子還沒有受精以前。可以說從生命的一開始,即從最初受胎開始,就同時意味著老化(衰老)的開始。因此,人體從初生、發育到成熟、衰老這一系列變化過程都是向老化發展的過程。
衰老的基本特征可歸納為:
(1)衰老的普遍性:衰老過程在多細胞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
(2)衰老的內在性:衰老是生物體必然的內在性退變過程。
(3)衰老的累積性:衰老在生物體內是逐步累積加重的。
(4)衰老的不可逆性:衰老變化一旦發生,常常是不可逆的。
(5)衰老的可預見性:生物的衰老過程是可以預見推測的。一般 超過65歲的老人,約有30%出現各種生理功能減退。這種生理功能減退情況在平時可處于平衡狀態,一旦受到感染、外傷,以及各種內外環境改變的影響,可因適應性不全而即刻危及生命安全。老年人進入80歲以后,各方面的生理功能減退更明顯。
二、衰老的不同水平
在衰老過程中機體從宏觀到微觀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衰老變化的認識也在發展和深入,迄今已在不同的水平對衰老變化進行研究,并積累了相當多的資料。
(一)整體水平的衰老
這是不借助顯微鏡就能一目了然的衰老變化,如老年期須發變白、稀疏或禿頂、額頭眼角出現皺紋、上瞼松垂、下瞼腫脹如袋、手背皮松可捏起皺褶而短時不落、曝曬機會多的皮膚常出現黑褐色斑痣、角膜出現老人環、牙齦萎縮使牙齒漸長,易于松脫。此外,老年人體重身高都有所下降,肢彎背駝、肌力下降、步履緩慢,加以視力、聽力減弱、反應遲鈍,逐漸達到老態龍鐘的地步。
[3] [4] [5]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