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怎樣安度老年
在我住的那個大院里,所有認識王太婆的人都說王太婆是個有福的人。老人家的福氣來自老夫妻倆互敬互愛,兒子和女兒又都很孝順。可有福的王太婆突然遭了禍,她的老伴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突然去世了。王太婆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也突發(fā)中風,雖住院治了半年,老人家還是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老人家的兒子和女兒雖說孝順,可都有自己的工作、事業(yè)和小家庭,并不可能日夜守候在病床前。好在王太婆的家境尚好,兒女也愿出錢請人照料,就花錢去保姆公司請保姆來照料老人。可誰知,三個月換了三個小保姆,或因為暗中偷錢,或因為好吃懶做,要么是根本就不愿意照料老人。總之,王太婆再也不想請小保姆了。
不請小保姆,老人的生活該由誰來照料呢?兒子、女兒各有各的難處。女兒提議送老人去敬老院安度余年。下這個決心也很艱難。兒子剛開始不同意。他覺得自己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一旦把母親送到敬老院,怕背上不孝的罵名。后來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好同意了妹妹的主意。他們聯系好一家敬老院,并準備安排母親以最高標準入托。可老人家卻死活不同意,時不時以死相威脅,不同意去敬老院。老人自有她的想法,她說:那是孤老院。她兒孫滿堂,沒想到老了,成了孤老。這下可麻煩了,兒女最終沒有把母親送進敬老院,反而增加了不小的精神壓力,因為王太婆巳經幾次自殺未遂了……
這件事就發(fā)生在我身邊,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如骨鯁在喉,想到自己已進入中年,老年也并不是太遙遠的事。想想父母,想想周圍的老人,也想想自己的今后,便生出不少聯想和感嘆。
現在的老人――包括將來的我們又該如何安享老年呢?
老年夫妻相依相攜,當然最理想不過,但得有個前提,即一定是夫妻雙方一同長壽,而這則由不得人的主觀意志決定。
老人在家中靠兒子或者女兒,看起來也不錯,三代同堂,大家庭也其樂融融。但是,兒媳或女婿的父母又該靠誰呢?當然,作為與父母同住的晚輩,還必須放棄可能有的闖蕩世界的機會。
請人照料,看來是下策。但就是這個下策,也不那么容易實現:其一需要經濟許可,其二需雇請的傭人經年累月全心全意,尤其這后一條得到甚難。
剩下的只有進敬老院這條路,這可能是將來較多老人的最后選擇。這種選擇可以免去許多后顧之憂。只是,老人們需要更新觀念,從心里認識到這是一種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認識,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也才能較好地建立和發(fā)展開來。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老人家的兒子和女兒雖說孝順,可都有自己的工作、事業(yè)和小家庭,并不可能日夜守候在病床前。好在王太婆的家境尚好,兒女也愿出錢請人照料,就花錢去保姆公司請保姆來照料老人。可誰知,三個月換了三個小保姆,或因為暗中偷錢,或因為好吃懶做,要么是根本就不愿意照料老人。總之,王太婆再也不想請小保姆了。
不請小保姆,老人的生活該由誰來照料呢?兒子、女兒各有各的難處。女兒提議送老人去敬老院安度余年。下這個決心也很艱難。兒子剛開始不同意。他覺得自己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一旦把母親送到敬老院,怕背上不孝的罵名。后來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好同意了妹妹的主意。他們聯系好一家敬老院,并準備安排母親以最高標準入托。可老人家卻死活不同意,時不時以死相威脅,不同意去敬老院。老人自有她的想法,她說:那是孤老院。她兒孫滿堂,沒想到老了,成了孤老。這下可麻煩了,兒女最終沒有把母親送進敬老院,反而增加了不小的精神壓力,因為王太婆巳經幾次自殺未遂了……
這件事就發(fā)生在我身邊,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如骨鯁在喉,想到自己已進入中年,老年也并不是太遙遠的事。想想父母,想想周圍的老人,也想想自己的今后,便生出不少聯想和感嘆。
現在的老人――包括將來的我們又該如何安享老年呢?
老年夫妻相依相攜,當然最理想不過,但得有個前提,即一定是夫妻雙方一同長壽,而這則由不得人的主觀意志決定。
老人在家中靠兒子或者女兒,看起來也不錯,三代同堂,大家庭也其樂融融。但是,兒媳或女婿的父母又該靠誰呢?當然,作為與父母同住的晚輩,還必須放棄可能有的闖蕩世界的機會。
請人照料,看來是下策。但就是這個下策,也不那么容易實現:其一需要經濟許可,其二需雇請的傭人經年累月全心全意,尤其這后一條得到甚難。
剩下的只有進敬老院這條路,這可能是將來較多老人的最后選擇。這種選擇可以免去許多后顧之憂。只是,老人們需要更新觀念,從心里認識到這是一種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認識,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也才能較好地建立和發(fā)展開來。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y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y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y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y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fā)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yī)藥發(fā)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fā)展規(guī)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