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古人養生
從古至今,各種養生學說紛紛鵲起,形成蔚為大觀的中國養生文化。
首先,古人養生特別強調養心為主,節食為輔,概括為清心寡欲。老子有無為而無不為、平和無欲及惜精愛氣的主張,孟子有養心莫善于寡欲的感慨,朱熹則從另一角度詮釋了清心寡欲的妙處:飽食當肉,不淫當齋,緩步當車,無災是福,大饑不大食,大渴不大飲。多精神為富,少嗜欲為貴,服藥十朝,不如獨宿一宵,節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
其次,古人還強調要樂觀豁達,尋訪山水。彭祖有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回樂意莫生嗔的輕松;劉向有佛祖無奇,但作陰功不作孽;神仙有法,只生歡喜不生愁的頓悟;相比之下,劉禹錫就略勝一籌,他空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無事且從閑處樂,有書時間靜中觀,無情歲月增中減,有味詩書苦后甜,其豁達開朗、淡泊名利之情溢于言表。
再者,古人養生尤其強調要淡于名利,保持平常心。羅隱在這方面的體會就更多一些,能自得時還自樂,到無心處便無憂———知足常樂;與其十事九如意,未若三平兩滿休——順其自然;身后碑銘空自在,眼前傀儡為誰忙;黃金不是千年葉,紅日能銷兩鬢霜——莫為功名利祿所累。
首先,古人養生特別強調養心為主,節食為輔,概括為清心寡欲。老子有無為而無不為、平和無欲及惜精愛氣的主張,孟子有養心莫善于寡欲的感慨,朱熹則從另一角度詮釋了清心寡欲的妙處:飽食當肉,不淫當齋,緩步當車,無災是福,大饑不大食,大渴不大飲。多精神為富,少嗜欲為貴,服藥十朝,不如獨宿一宵,節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
其次,古人還強調要樂觀豁達,尋訪山水。彭祖有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回樂意莫生嗔的輕松;劉向有佛祖無奇,但作陰功不作孽;神仙有法,只生歡喜不生愁的頓悟;相比之下,劉禹錫就略勝一籌,他空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無事且從閑處樂,有書時間靜中觀,無情歲月增中減,有味詩書苦后甜,其豁達開朗、淡泊名利之情溢于言表。
再者,古人養生尤其強調要淡于名利,保持平常心。羅隱在這方面的體會就更多一些,能自得時還自樂,到無心處便無憂———知足常樂;與其十事九如意,未若三平兩滿休——順其自然;身后碑銘空自在,眼前傀儡為誰忙;黃金不是千年葉,紅日能銷兩鬢霜——莫為功名利祿所累。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