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五味子第 2 頁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7 7:14:29 

①平地育苗
選地:要選地勢平坦、向陽、有灌溉條件,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砂壤土育苗。
整地和施肥:苗田要秋翻或春翻。翻后及時耙平保墑,施足底肥。每畝施廄肥2500~4000公斤。作畦高度視當地氣象、土壤條件及下水位高低而定。一般畦高10厘米,畦寬1米,畦長可靈活確定,以利于小苗通風透光為原則,畦的走向以南北向為好。
播種:要適時播種,播種期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宜。一般采用條播,以畦的橫向開溝,便于苗田管理。按行距15厘米,播深2.5~3厘米,要注意踩好底格子,每畝播種量5公斤左右,播后及時覆土,覆土厚度2.5~3厘米為宜。播種后稍加鎮壓,以防露風跑墑。并用噴壺澆水,防止芽干。為了保持床面濕潤,可用稻草、樹杈覆蓋畦面,覆蓋厚度以遮住地皮為度。覆草后需用兩條草繩,拴在畦面兩端的木樁上,以防大風吹散。
苗田管理:撤覆蓋草,搭遮蔭棚。經砂埋處理的種了,播后20~30天即可陸續出苗。要經常檢查,以防覆蓋物壓苗。當出苗達50%~70時,即將覆蓋物全部撤出,同時搭好簡易遮蔭棚,用茅草、樹枝均可,既能起到遮蔭作用,又能透進散射光線。
澆水、松土、除草、間苗:五味子幼苗對水分要求迫切,當畦面干土層達到1.5~1.8厘米時即應澆水。澆水后及時松土,同時除草。當小苗抽出3~4片真葉時及時間苗,株距6~9厘米為宜,些是可撤遮蔭棚。
追肥:為保壯苗,追肥兩次。第一次在撤遮蔭棚時,每畝施硫銨10公斤。第二次在株高9~12厘米時進行,每畝追過磷酸鈣15~20公斤。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