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藥:白蘞第 2 頁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7 6:33:13 

【化學成份】含粘液質、淀粉等。
【性味】苦甘辛,涼。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甘,微寒,無毒。"
③《藥性論》:"味苦,平,有毒。"
④《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辛。"
【歸經】入心、肝、脾經。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經。"
②《本草求真》:"入肝、脾。"
③《本草撮要》:"入足少陰、厥陰經。"
【功用主治】清熱〗舛荊⒔幔,止痛,治愉撟,疔疮,瘰饠]躺耍屢,惊疱P,肠芳偓痔漏?
①《本經》:"主癰腫疽瘡,散結氣,止痛。除熱,目中赤,小兒驚癇,溫瘧,女子陰中腫痛。"
②《別錄》:"下赤白,殺火毒。"
③《藥性論》:"治面上皰瘡。"
④《日華子本草》:"止驚邪,發背,瘰竊,腸風,痔漏,刀箭瘡,撲損,溫熱瘧疾,血痢,燙火瘡,生肌止痛。"
⑤《本草圖經》:"治風,金瘡。"
⑥李杲:"涂一切腫毒,敷疔瘡。"
⑦《綱目》:"解狼毒毒。"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調涂。內服:煎湯,1~3錢。
【宜忌】脾胃虛寒及無實火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代赭為使。反烏頭。"
②《本草經疏》:"癰疽已潰者不宜服。"
③《本經逢原》:"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非其所宜。"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