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飄出百草香第 2 頁
韋應物《種藥》(《全唐詩》卷193)尤值得品味:“好讀神農書,多識藥草名。持縑購山客,移蒔羅眾英。不改幽澗色,宛如此地生。汲井既蒙澤,插楥亦扶傾。陰穎夕房斂,陽條夏花明。悅玩從茲始,日夕繞庭行。州民自寡訟,養閑非政成。”詩句顯示:種藥人在熟讀本草著作的基礎上認識了不少藥物,便用細布購買了杜鵑(山客為杜鵑的雅稱),將其移栽于苗圃;藥苗顏色很好,就像在原地生長一樣,蔥蔥郁郁;對藥苗要澆水、固根,以免傾倒;對嫩芽要遮陰,長出枝條后才能經受陽光照射,藥物傍晚含苞欲放,天亮已鮮花盛妍;愉悅的心情就此開始,忍不住每天都要繞著藥圃走一走;百姓少有爭訟,其樂融融,如此閑情逸致不是推行政令才有的,而是通過種藥養成的。在韋氏筆下,不僅種藥的技術要領一目了然,而且一位恬然自樂的種藥者形象躍然紙上,讓人禁不住也向往其神仙般的種藥生活。
管理之辛勞
對藥材的管理是種藥的重要一環,唐詩中也有此類詩句,如錢起《鋤藥詠》(《全唐詩》卷236):“蒔藥穿林復在巘,濃香秀色深能淺。……對之不覺忘疏懶,廢卷荷鋤嫌日短。豈無萱草樹階墀,惜爾幽芳世所遺。但使芝蘭出蕭艾,不辭手足皆胼胝”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位辛勤鋤藥、精心管理的種藥者形象。此外,李華《云母泉詩》(《全唐詩》卷153):“澤藥滋畦茂,氣染茶甌馨”、韋應物《新理西齋》(《全唐詩》卷193):“草木無行次,閑暇一芟除。春陽土脈起,膏澤發生初。養條刊朽枿,護藥鋤穢蕪。稍稍覺林聳,歷歷忻竹疏”也展現了種藥者辛勤勞作和細心管理的形象。
唐詩中有許多藥物詩句值得深挖。就隨手拈來的這些詩句看,唐人采藥、種藥不僅是生計所需,更多的是一種養生之道和生活樂趣,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味。透過唐詩,我們既看到了唐人采藥種藥的生活畫卷,也感受了唐人采藥種藥的辛苦和快樂。品唐詩、看采藥、學種藥,“快樂著采種藥者的快樂,幸福著采種藥者的幸福”,這也許是每個中醫藥文化愛好者的一種心理歷程和真切體驗。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