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古代醫藥廣告
趣說古代醫藥廣告
招牌廣告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其中醫藥廣告興起頗早,北宋末年時便已成為普遍現象。
市招 市招即大型路牌廣告。如《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趙太丞家,門前就豎起了高出屋檐的布制市招,介紹各種中藥丸散膏丹治病的神奇作用。南宋御醫王繼先,祖上傳一靈驗丹方,名為“黑虎”。于是他便以“黑虎王家”作為市招,聞名遐邇。汴京城中有一專售疝氣藥的李家藥肆,因為病人少,便請名匠刻制了一頭木牛作為市招,結果求藥者絡繹不絕。
名人效應 如南宋臨安的嚴某,坐堂行醫兼開小藥鋪,專治痢疾,病人不多。一次恰好碰上宋孝宗患痢疾久治不愈,應召入宮。嚴某治愈了皇帝的痢疾后,皇帝大喜,授其官位防御,又賜以金杵臼。于是嚴某打出“金杵臼嚴防御”的市招,從此名聲大振。還有一位婦科醫生陳沂,因為治好了康王趙構的王妃,康王賞賜御前羅扇。陳氏子孫后來散布浙江各地,傳家寶物御前羅扇自然沒法分家,于是后世就在各自門前豎起一把木制的大羅扇,“大扇陳”在浙江綿延數百年而不衰。
對聯 有的藥店貼“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獨貧”,彰顯自己濟世為民的拳拳之心。“但愿世間人無病,何妨架上藥生塵”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借助精妙的文字縮短藥店與顧客之間的情感距離。
懸掛模型實物 如“懸壺”便是藥店、診所的標志,一些行走江湖的郎中身背葫蘆,作為行醫的“招幌”。有的藥店還懸掛“魚符”(用石片或木頭雕刻的魚形幌子)作為象征,因為魚不分晝夜,總是睜著雙眼,懸掛魚符就意味著這家藥鋪不分晝夜為病人服務。
口頭宣傳 這樣的手法多見于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他們一手搖鈴鐺,一手拿招牌,在民間流動行醫。有的郎中甚至會持竹板敲打,進行口頭宣傳,被人不客氣地稱為“賣嘴郎中”。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