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藥的命名
趣談中藥的命名
草藥并非華夏獨有,藥名文化卻富有地道的中國特色,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中藥的命名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有著許多名堂與別趣。
中藥伴隨著中醫文化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藥的分類命名,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很多方面似不遵科學,而是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取類比象,直出感悟,結果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反倒創建出一種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的藥名文化。比如,以中藥的某一特殊部位或整體形象來命名的有,牛膝,因其莖節膨大似牛之膝;荊芥,其莖如荊,味似芥;鳳仙葉,其葉如鳳尾,花艷似天仙;人參,其根酷似人之形。
以藥物本身的特殊顏色而命名的,比如因色黃而定名的有黃芩、黃連、黃柏、大黃;因色白而定名的有白芷、白鮮皮、白芍;其它如紅花、紅藤、紫草、紫荊皮亦如是。又有以雙色花而取名者,如金銀花又稱雙花;紅藍花是紅花的古名,因其花紅葉深藍而命名之。
不同種類的中藥有不同的味道,特殊的味道自然成為命名中藥的另一種方法。如,五味子,因其五味俱全又是果實之核即種子;酸棗肯定是因其味酸而得名;其他如苦參、苦楝皮、甘草等亦屬此類。
就像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的綽號一樣,某些中藥的獨特治療作用就成了它們的名稱。這有一個好處,使初涉醫學的人一看藥名便知道了它的功效和主治。比如,防風,具有防風祛風之功;陽起石,可補陽壯陽以治陽萎;續斷,主接骨,續斷骨;益母草,專治婦科諸疾;石決明,能明目;遠志,功在益智強志;王不留行,雖有王命而不能留其行,故可通乳汁,逐瘀閉;大黃又名“將軍”因其可穿腸破肚,蕩滌污穢,沖墻倒壁,瀉下積滯,風風火火如將軍故名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