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詩詞賞析--《姜黃》
姜黃味苦辛溫無毒,入肝脾二經。姜黃用于破血行氣;通經止痛。主治血瘀氣滯諸證;胞腹脅痛;婦女痛經;閉經;產后瘀滯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
香濃寶鼎透金爐, 片子姜黃產蜀都。
蒁藥功分原有異, 郁金形似豈無殊。
積瘕可破經前阻, 敗血能消產后汗。
手臂不愁風痹痛, 初生疥癬亦堪敷。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姜黃味苦辛溫無毒,入肝脾二經。郁金、姜黃、蒁藥三物相近,時珍曰:近時以扁如干姜形者,為片子姜黃;圓如蟬腹形者,為蟬肚郁金,并可浸水染色。蒁形雖似郁金,而色不黃也。姜黃色比蒁藥甚黃,形較郁金稍大。得火氣多,金氣少,故其味苦勝辛劣,辛香燥烈,性不應寒,宜其無毒。陽中陰也,降也。論主治功力,又烈過郁金。下氣破血,攻積消癥,平癰退腫,祛邪辟惡。通月經之凝滯,逐產后之敗血。治風痹之臂痛,療撲損之血瘀。是為脾家血中之氣藥。得當歸、生地黃、牛膝、延胡索、肉桂,治一切積血在腹中作痛。《經驗方》治中寒心痛難忍,姜黃一兩,桂三兩,為末。醋湯服一錢。《產寶方》治產后血痛有塊,用姜黃、桂心等分,為末。酒服方寸匕,血下盡即愈。《和劑方》治胎寒腹痛,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狀若驚搐,出冷汗,姜黃一錢,沒藥二錢,乳香二錢,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鉤藤湯下。《千金翼》:瘡癬初生,姜黃末摻之,妙。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