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醫診斷中的脈診第 2 頁
鞋帶脈 位于踝關節解溪穴位處。因此部位正在系鞋帶處,故稱之為鞋帶脈。小兒有病,多號此脈。小兒外感風寒,發燒,脈洪大而快;小兒走胎、黃腫病,脈細弱。
指縫脈 即在手指的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處。五根手指中食指、中指主上元腦心肺之疾,拇指主中元肚腸肝之疾,無名指、小指主下元腰子養兒腸或精脬、尿脬之疾。各指第一節有脈,表示病情較輕;第二節有脈,表示病情較重;體健時第一節和第二節均無脈。
太陽脈(又稱五陰六陽脈) 位于頭部眼角與耳門線中間,相當于中醫的太陽穴位處。體健時,脈平和;脈粗大,快而有力者,為外感風寒引起的熱或寒疾之癥;脈細小,慢而無力者,多為慢性病,主頭暈目眩等疾癥。
地支脈 土家醫在拿脈時還遵循一定的時間號脈,其中十二地支脈,就是較常用的脈象。拿此脈按十二地支次序進行。
子時脈(舌根脈) 以號舌根脈為主,結合太陽脈、肘關脈、反經脈、咽脈。拿脈時,囑病人將口張開,舌向上升,醫者將中指伸進病者口中,在舌根下號脈,有脈象,為幢康之人;無脈者,多是病危或不治之癥。在號舌根脈的同時,還可號太陽脈、肘關脈、反經脈(相當于手足踝部的昆侖穴位處)、咽脈(位于鼻翼外側的迎香穴位處)。五脈均有脈象者,多為健康之人,脈象細弱,是重病的表征。
丑時脈(背花脈) 位于足部解溪穴位稍下處。用中指號脈。此脈專主皰瘡之疾。背花脈不動時,示有黃皰;脈動時有硬頭皰等。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