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土家族人文傳統醫學第 3 頁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磨搗法、切制法、煨制法、泡制法、炒制法、漂制法、炙制法、發芽法、露制法、埋制法、陰干法、燉制法、油炸法等二十多種。
三是癥疾的命名和分類上,突出土家醫特色,多采用形象生動的性狀分類和類比推理的方法。在病癥的命名上,多以發病部位命名,如瘡長在陰門旁的叫衙門瘡;以致病原因命名,如由火邪致病菌稱火流、火疔;以臨床表現命名,如婦女血來如潮的叫血崩山;以動物形象命名的較多,在臨床上有幾百種之多,如兔子痧、飛鵝撲驚、羊癲風等;以發病季節命名的有桃花癥、秋燥癥等;另外還按疾病性質來命名。在疾病的分類上,有按門類、疾病的性質、致病原因、發病部位、臨床體征進行分類,但最為通行的還是按性質計數分類。如36驚(經)、72疾(癥)、108癥、360大癥、但一般以36及72為基數增減計算分類。在72這個分類序數中,民間有72流、72疽、72霉、72箭、72瘍、72風、72驚、72痧、72癢、72勞等等。其他類型疾癥有:驚癥、疾癥、尿積癥、火癥、寒癥、虛癥、閉癥、腌 病、竅病、瘤癥、尿積、癲癇病類、水病、氣病、風癥、勞病、流痰、瘍子、皰瘡和霉病類、跌打損傷、刀槍傷、蟲獸傷。關于36驚(經)、72癥病名,在土家族民間流傳較廣,各地對病名述說不一。上述三十六癥或驚,是急性驚疾之病,七十二癥(疾)是以雜病、慢性癥疾為主。藥匠在辨病立癥創立了三十六癥、七十二疾的臨床病證,它既有民間傳統特色,又是古樸的、科學的經驗總結,先人們把民間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形象生動的予以描述,給后人診治疾、經、癥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四是在醫護一家的基礎上,強調"服侍"思想及"服侍"技術。講究情志、飲食,地候(氣候)、疾病用藥等方面的服侍。在氣候服侍上,注意季節與時象、氣候與服侍的特點等,形成了自己的服侍特點。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