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醫藥簡史第 4 頁
蒙醫診斷學是以《四部醫典》為理論依據,問、望、切三診為主的診斷學。18世紀羅布桑蘇勒和木寫的《脈診概要》和伊希巴拉珠爾寫的《甘露之泉》等書中闡述了“切脈、檢尿、問診、憑經驗診察,舍取診察”等五種診察法,19世紀,蒙醫學家羅布桑卻配勒編著的《蒙醫藥選編》是一部以臨床各科疾病的診治為主,包括基礎理論、藥物、術療等內容的綜合性醫著。20世紀,蒙醫學家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蘇編著的《觀者之喜》,主要介紹診斷知識,并論述了單味藥的性能及臨床各科疾病常用的驗方等。19世紀末,蒙醫學家伊希丹金旺吉拉編著的《珊瑚驗方》一書,以臨床各科疾病的診治為主并吸收了藥物炮制法。以上醫著,對疾病的診斷,均有專章論述。
蒙醫教育方面:古時蒙醫教育主要由祖傳或者師帶徒的方式繼承。到17世紀以后,隨西藏黃教的傳布,蒙古各地興建寺廟,在較大的寺廟里設立了“曼巴札倉”的蒙醫學校,如遼寧省阜新縣蒙古勒金格根廟的曼巴札倉,內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阿爾巴斯山的曼巴札倉等,都是清代較早成立的醫藥學校。“曼巴札倉”雖然隸屬于寺廟,且有佛學教育的形式,但也是醫學教育的基地。“曼巴札倉”有組織有系統的蒙醫藥學教育,為蒙醫藥學的繼承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近代著名蒙醫學家多數出自“曼巴札倉”。
以上內容使蒙醫藥學日趨完善,發展成了具有游牧民族醫藥特點和地域特點的近代蒙古醫藥。為保障人民的健康及蒙古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貢獻。
文章錄入:中醫五絕網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