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醫學理論體系第 3 頁
(二)五元學說
五元學說(即土、水、火、氣、空)很早被應用于古代印度醫學。據文獻記載。于14世紀初經西藏傳播到蒙古地區。在蒙醫學理論中,對構成人體的“三根”、“七要素”和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原則、四施(藥物、外治、飲食、起居)等的解釋,都以五元學說為理論指導。因此,五元學說是蒙醫學理論體系的綱要。它把事物按照不同的性質、作用與形態,分別歸屬于土、水、火、氣、空五元素。例如:土元素的性質為硬、強、重,以氣味為主,具備味、色、感、聲等性能,為一切物質的本基,對物質有重、穩的功能;水元素性質為濕、潤,以味為主,具備感、聲等性能,對物質有滋養、濕潤的功能;火元素性質為熱,以色為主,具備感、聲等性能,對物質有成熟,溶解、燒灼的功能;氣元素性質為輕、動,以感為主,具有感、聲兩種性能,對物質有輕、動、發的功能;空元素性質是空、虛,只有聲一種性能,為物質的存在、增長、運動的空間,具有間隔的功能。
蒙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其各個部分之間都有密切聯系,這種相互聯系和構成,均和五大元素密切相關。陰陽五行學說在蒙醫學生理、病理和臨床治療等各方面都成為其所遵循的基本理論基礎。
五元素(土、水、火、氣、空)與三根(赫依、希拉、巴達干)五臟六腑的關系:三根中巴達于屬土水、五臟脾、六腑胃屬五元素的土,五臟腎、六腑膀胱屬五元素的水;三根希拉屬火,五臟肝、六腑膽屬于五元素的火;三根赫依屬氣,五臟肺,六腑大腸屬于氣;循環屬于空;五臟心、六腑小腸屬于空。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