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醫藥發展近況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彝族民族醫藥開始逐漸受到重視,在理論研究、實驗室研究和臨床研究方面都有了很大進展。特別是近年來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都開發出了不少基于彝族民族醫藥的新藥。
理論研究方面 發掘、整理和編撰了很多彝醫藥方面的文獻資料。除了前面提到的《元陽彝醫書》等,還有如《醫病書》、《好藥醫病書》、《娃娃生成書》、《超度書·吃藥好書》四種彝族醫藥古籍是1980年在云南省祿勸縣發掘到的,由涼山州藥品檢驗所李耕冬、賀延超負責整理撰寫的《彝族醫藥史》、《彝醫動物藥》、《彝醫植物藥》、《彝醫植物藥》(續集),西昌彝醫藥研究所撰寫的《彝族醫藥》等專著,至
實驗室研究和臨床研究 彝族民間用藥經驗喜用善用動物藥,現有的文獻報道主要是有關動物藥的方藥整理和臨床使用報告,實驗室研究還未見,據已發掘并出版的10余部彝醫古籍記載,彝醫用于防治疾病的動物藥,明、清時已達250余種,涉及飛禽走獸、昆蟲、魚蝦等,并按藥用部位分為肉、骨、膽、脂、血、皮毛、臟腑、生殖器、分泌物等10余類。
成分研究較多的主要集中在對植物藥的成分提取、分離、鑒別和藥效學研究方面。四川涼山發掘的彝藥“木谷補底”,經原植物研究,確認為蟲草屬一新種涼山蟲草Cordyceps liang shanensis,具有產地海拔低、蟲體大,資源豐富幾大優點,實驗室研究證實其藥理作用和化學成分與冬蟲夏草一致。云南發掘的“一妹姑班”系衛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經過實驗室提取得到一萜、三萜和生物堿成分,其中生物堿成分雷公藤次為治療風濕、類風濕的有效成分。還有比如從燈盞花中分離得到的燈盞乙素可用于治療腦血栓、腦出血、腦栓塞等腦血管疾病。肖崇厚等人對彝族植物藥“史補”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系統研究,從中分得正十六烷、蒲公英塞醇乙酸酯、蒲公英塞醇和齊墩果酸,齊墩果酸為治療肝炎活性成分。董光平等人從彝族民間習用抗肝炎藥“布什都補此”(紫紅獐牙菜)中分離得到齊墩果酸、β谷甾醇等6個單體化合物。肖懷等人從觀賞獐牙菜中提取分離到一種新化合物,命名為觀賞獐牙菜唑酮1。藥效學研究顯示獐牙菜屬植物的提取物具有對抗急、慢性肝損傷、抗糖尿病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彝族民間藥往往是經過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根據實際經驗總結出來的成果,有著廣泛的臨床應用基礎,臨床使用報道亦較為多見。如陳澤謀采用米太勒(漢名為漿果樹)配紅糖煎液口服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療效顯著。李守儀根據彝族民醫黃松柏治療風濕病的秘方研制的彝藥痛風靈具有抗炎、消腫、鎮痛和降血尿的作用,毒副作用小。宮毅等人觀察了彝止血膠囊對小鼠出血時間、PT、APTT、TT、Fbg以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的作用,結果顯示彝止血膠囊有明顯的止血、抗炎作用。楊亦用明鏡草配瀉白散合劑治療皰疹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出血性結膜炎、鞏膜炎等眼疾取得了良效。目前開發較成熟的彝族民間藥的品種如最著名的民間彝醫曲煥章創制的“云南白藥”,具有活血化淤、止痛消炎的功效,問世百年來,以其獨特的功效蜚聲海內外。近年來盤龍云海的“排毒養顏膠囊”、“靈丹草顆粒”,老撥云堂的“撥云錠”,楚雄龍發藥業的“彝心康膠囊”等約有二十幾個彝藥已成功申報為國家認可的民族藥品種。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