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藥物資源
彝族藥物是彝族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是中國醫學偉大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彝族藥物數達千種,包括有動物藥、礦物藥、植物藥,其中以植物藥和動物藥運用較為廣泛。彝醫植物藥多以鮮品入藥,在某些聚居區(如涼山)無準確劑量,并且使用單味藥較多,常見的用法有搗爛、揉爛、外敷、咀嚼、熬水內服和燉雞肉服。彝族地區產名貴藥已有悠久歷史,特別是涼山地區。涼山地區除有豐富的植物藥外,動物藥中珍貴者亦極多。
彝族將酒用于藥中,亦有悠久的歷史。彝酒是用谷類和曲釀成。彝族用酒治病歷史較長,范圍很廣,數量較多,方法各異。常見的有酒泡藥(藥酒);以酒(或甜白酒)為引煎藥;以酒兌服藥汁(或藥粉);以酒調藥外敷或點火酒。這些都是彝族醫藥中的古老傳統醫療方法。可見,酒在彝族豐富的藥物資源中占有重要位置。[8]
彝族藥物數達千種,包括有動物藥、礦物藥、植物藥,其中以植物藥和動物藥運用較為廣泛。舉例如下:
苦蕎麥:用于小兒熱病、腹瀉、骨折、牙痛、胃痛、肚腹內絞痛、食積。
大黃:用于胎盤不下,打擺子,消暑防病,燒傷燙傷,凍傷,跌打傷,腹瀉,出血。
牛膝:用于無頭瘡,風濕,外傷腫痛、勞傷腰痛,咽喉腫痛,胎衣不下,月經不通。
龍芽草:用于皮膚瘙癢,腹瀉,腹痛小兒腹瀉。
余甘子:用于體弱、有風不散,楊梅瘡,小便不通,心煩、頭昏、夏日中暑。
川續斷:用于冷寒身痛,哮喘,體虛,骨折,風濕,腰膝酸痛,外傷腫痛。
射干:用于胃痛,肺熱、咳痰,痰為鐵銹色。
雄黃:臨床用于藥物中毒、毒蛇咬傷、紅斑瘡、禿頂、霍亂、瘋狗咬傷。
石膏:用于燙傷、咳嗽、痄腮。
瓦楞子:用于痞塊。瓦楞子20克,鱉甲20克,雞內金10克,研末加入紅糖、蜂蜜各30克,開水沖服。
伏龍肝:用于腹癤,咽痛,腹瀉,大出血休克,癰疽。
海浮石:用于淋巴結核。海浮石10克,昆布10克,海螵蛸10克,木香10克,海藻5克,桔梗10克,赤芍10克,元參15克,柴胡15克,夏枯草10克,煅牡蠣20克,象貝母20克,研末蜜煉為丸,每丸10克,早晚各服一次。
夏枯草:用于傷風,外傷流血,燒燙傷,肝痛,腹痛,火眼,頭痛,腹瀉,瘋狗咬傷等。
曼陀羅:用于牙痛、牙齒生蟲,牙痛,瘋狗咬傷,風寒咳喘,胃痛,跌打傷,瘡腫,風濕疼痛。
苦瓜:用于蛇咬傷,腫痛,腹瀉,牙痛,瘡腫,腸瘡,熱瘡。
大花金錢豹:用于產后無乳,咳嗽,身體虛弱。
姜:用于冷寒腹痛、腹瀉,咳、喘病,風寒外感,久咳不止,解半夏、南星之毒。
彝族藥物數達千種,包括有動物藥、礦物藥、植物藥,其中以植物藥和動物藥運用較為廣泛。彝醫植物藥多以鮮品入藥,在某些聚居區(如涼山)無準確劑量,并且使用單味藥較多,常見的用法有搗爛、揉爛、外敷、咀嚼、熬水內服和燉雞肉服。彝族地區產名貴藥已有悠久歷史,特別是涼山地區。涼山地區除有豐富的植物藥外,動物藥中珍貴者亦極多。
彝族將酒用于藥中,亦有悠久的歷史。彝酒是用谷類和曲釀成。彝族用酒治病歷史較長,范圍很廣,數量較多,方法各異。常見的有酒泡藥(藥酒);以酒(或甜白酒)為引煎藥;以酒兌服藥汁(或藥粉);以酒調藥外敷或點火酒。這些都是彝族醫藥中的古老傳統醫療方法。可見,酒在彝族豐富的藥物資源中占有重要位置。[8]
彝族藥物數達千種,包括有動物藥、礦物藥、植物藥,其中以植物藥和動物藥運用較為廣泛。舉例如下:
苦蕎麥:用于小兒熱病、腹瀉、骨折、牙痛、胃痛、肚腹內絞痛、食積。
大黃:用于胎盤不下,打擺子,消暑防病,燒傷燙傷,凍傷,跌打傷,腹瀉,出血。
牛膝:用于無頭瘡,風濕,外傷腫痛、勞傷腰痛,咽喉腫痛,胎衣不下,月經不通。
龍芽草:用于皮膚瘙癢,腹瀉,腹痛小兒腹瀉。
余甘子:用于體弱、有風不散,楊梅瘡,小便不通,心煩、頭昏、夏日中暑。
川續斷:用于冷寒身痛,哮喘,體虛,骨折,風濕,腰膝酸痛,外傷腫痛。
射干:用于胃痛,肺熱、咳痰,痰為鐵銹色。
雄黃:臨床用于藥物中毒、毒蛇咬傷、紅斑瘡、禿頂、霍亂、瘋狗咬傷。
石膏:用于燙傷、咳嗽、痄腮。
瓦楞子:用于痞塊。瓦楞子20克,鱉甲20克,雞內金10克,研末加入紅糖、蜂蜜各30克,開水沖服。
伏龍肝:用于腹癤,咽痛,腹瀉,大出血休克,癰疽。
海浮石:用于淋巴結核。海浮石10克,昆布10克,海螵蛸10克,木香10克,海藻5克,桔梗10克,赤芍10克,元參15克,柴胡15克,夏枯草10克,煅牡蠣20克,象貝母20克,研末蜜煉為丸,每丸10克,早晚各服一次。
夏枯草:用于傷風,外傷流血,燒燙傷,肝痛,腹痛,火眼,頭痛,腹瀉,瘋狗咬傷等。
曼陀羅:用于牙痛、牙齒生蟲,牙痛,瘋狗咬傷,風寒咳喘,胃痛,跌打傷,瘡腫,風濕疼痛。
苦瓜:用于蛇咬傷,腫痛,腹瀉,牙痛,瘡腫,腸瘡,熱瘡。
大花金錢豹:用于產后無乳,咳嗽,身體虛弱。
姜:用于冷寒腹痛、腹瀉,咳、喘病,風寒外感,久咳不止,解半夏、南星之毒。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