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傳統醫藥學對疾病的認識
傣族傳統醫藥學對疾病的認識
千百年來為了生存而和各種疾病作斗爭的傣族人民,在實踐中通過對各種不同疾病之復雜癥狀的分析、研究,逐漸總結出了其中的某些規律,形成了對各種疾病的認識。
傣族傳統醫藥學中的病名,大多以癥狀來命名。根據目前整理的結果,可歸為20多個種類,疾病的名稱有30多種。其中有的一類包括有數十種疾病,而有的一類只指一種疾病。如最多的一類為因風(佤約塔)失調而引起的疾病(傣語稱為聾西里罷),僅目前整理出來的已有96種之多,其中如“聾西里罷買”指昏迷昏睡不語;“聾西里罷錨”指昏迷譫語;“聾西里罷練”指精神病、亂說亂跑;又如“聾西里罷篩”指兩眼直視、呆癡;“西里罷艾那”指劇烈咳嗽;“西里罷多東舊那”指腹部絞痛等等。其他幾類包括有10種、8種疾病不等,最少的一種類型只指一種疾病,比如“裁費”指喘;“哀”指咳嗽等等。傣族傳統醫藥學理論對疾病的論述內容尚多,鑒于目前整理出的資料內容有限,還有待將來不斷補充完善,使其逐步成為一個較為完整的傣族醫藥體系。
經過長期實踐,傣醫藥不僅在理論上不斷發展,在診斷與治療疾病方面也逐漸積累了豐富經驗。傣醫藥診斷疾病的方法有問診、望診和摸診三種。其內容相似于漢族中醫藥學之望、問、切診,但理論上有所差異。其方法分別簡述于下:
望診:醫者用肉眼觀察病人的體態、精神、氣色和全身各體,表部位有無異常的變化,借以了解病情,并對患者體癥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例如正常人的眉毛應分別順兩邊倒的,如果眉毛不經外力而自行豎起,說明患者體內有寄生蟲(傣語稱為昆打約米多洞)。若見患兒口流唾涎、煩躁欲嘔,亦說明腹內有寄生蟲(傣語稱為開哈米多洞)。如見顏面赤紅,為火偏盛之熱癥;如見肢體浮腫、面色滯暗或黃、行走困難,則為水偏盛之水腫癥等等。望診亦包括望舌色、舌態,如舌紅而干為熱,舌淡白為不思飲食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